分光光度计使用心得
(2012-03-10 12:43: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湿实验心得 |
3.10
昨天的丁酸铜皂标准曲线最终也没做成。挺挫败的。然而确实也改进了不少条件。
1.文献上称油酸铜皂吸光值为710nm,即绿色。然而丁酸铜皂在低浓度下为绿色,随浓度升高蓝色成分逐渐增加,故改为590nm吸光,有大致的线性,但最后几次试验可能是由于仪器原因线性不好。
2.开始忘记将反应后的有色溶液进行稀释,导致最稀的梯度也超过分光光度计量程,稀释5-10倍后问题解决。
3.测吸光的溶液必须澄清无杂质,若有悬浮物则读数很难稳定(在进口仪器尤其如此),因此在分光之前需离心。
4.由于我们进行吸光测定的溶液溶剂为苯,与水不互溶,故比色皿上若挂有水滴势必影响分光计测定。考虑使用无水乙醇润洗。
5.使用硫酸铜作为铜离子供体,水溶液中硫酸铜pH~3,在此pH下显色极不明显,用吡啶调ph到6左右可观察到明显的蓝绿色,但这样可能是吸光值变化、线性不好的原因。改用醋酸铜其pH应该更接近中性,可能效果会好点。
实验室的试剂总也供应不上,昨天一天就用掉一瓶的苯……醋酸铜和三丁酸甘油酯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头疼。
国内那些普通高校的学报真心不靠谱,上面发的论文常常缺少关键性的数据、图表,太水。
前一篇:欢迎您在新浪博客安家
后一篇:pdf转word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