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灯人生——读周梦蝶《孤峰顶上》有感

(2013-06-28 17:38:16)
分类: 优秀作业展示

点灯人生——读周梦蝶《孤峰顶上》有感

阿土老师

 

     是去年吧,读到周梦蝶的一首诗:

     没有惊怖,也没有颠倒,

     一番花谢,又是一番花开。 

     想六十年后你自孤峰顶上坐起,

     看峰之下,之上,之前,之左右。

     簇拥着一片灯海──每盏灯里有你……

 

     诗中的那一个“你”,六十年后能在孤峰顶上欣慰地俯视的你,不正是那个点燃璀璨灯海的“点灯人”吗?佛家有语:渡人者自渡,你点燃了他人,照亮了人间,也照亮了自己。每当我读到这首充满禅意的诗,那位充满慈悲的点灯人,便在眼前拈花含笑,无边的灯火在他的眼眸中闪烁。

 

    常常,独自穿过空旷的校园,听到孩子们在书声琅琅地诵读的时候,便有一个声音在我的脑海中读起这首诗。我看到了点燃我生命的梦想的“点灯人”——十三中的班主任刘嘉瑶老师。她让他产生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老师。她让他相信,老师这个职业是有魔力的。它可以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我出生在工人家庭。父亲是厂里的一名工程师。他一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上学放学,我常常指着厂子里高高的处理器,告诉同学们:“那是我爸爸设计的!”在我小学毕业的那年,他的“荧光粉加固剂”的设计被他人的名义盗用。爸爸是个直脾气的人,怎么也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他上诉,一审胜诉,二审败诉,再申诉……就这样,官司像马拉松一样,拖垮了家人的精力与经济。接下来家里的情况每况愈下,爸爸出现在第一批下岗名单里,完全没有了经济来源。八十年代初我妈下岗,为了改善家里的状况,她做了许多尝试:看仓库,糊纸盒……至今我无法忘记的是那几年放学一到家,满屋子浓浓的浆糊味道。初中三年,爸爸的脾气越来越暴躁;而从来不求别人的妈妈开始向亲戚借钱。就像我在当时的日记里写的:初中三年,我没有一个朋友,一天说不了几句话。

    “梦想”,当时我的字典里还没有这个词。我的潜意识只有一种声音,就是能早点工作,早点出来分担家庭的担子。初中的刘嘉姚老师在一次家访之后,从坚持动员我报考一中,到告诉我可以选择报考三年制普师。那一天傍晚在她办公室里的长谈的内容,到今天很多都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刘老师跟我谈人生、谈梦想,讲到了她自己的成长。谈话停了几次,每次都是久久的沉默。沉默中,我看到荧光灯下,刘老师的眼里有泪光在一闪一闪……

 

    那天和嘉瑶老师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当我们经过福州的解放大桥时,天上正有一轮月亮,一轮并不圆满,却特别明亮的月亮。

    十三年后的今天,现在,那轮明月还留在我的心里朗朗地映照着,它像长夜里的一盏孤灯,它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理解、关心我。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感到有人理解他、尊重他、信任他、关注他更快乐的事呢?去师范面试之前,刘老师还特意为我找来了许多材料,还几次打电话来千交待,万叮咛,因为她知道,我是个太内向、太自卑的孩子。

 

    那年暑假里同学聚会,老同学在一起谈起各自职业的时候,刘老师微笑着看着我说:“当老师多好啊!你瞧,文锋拿了那么多全国一等奖呢!”那时窗外明亮的阳光就洒在刘老师微笑平和的脸上,那一刻我的心绪又一下子回到了十三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是的,我的刘老师算不上漂亮,但是在我记忆中的那些时刻,她是最美的,她就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点灯人!“点亮人生的梦想”,这不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与价值?

    十七年前,一个十九岁的青年踏上教坛,群小四年三班的孩子成为我的第一届学生。

 

    站在课堂上看着只比我小九岁的学生,青涩而毫无经验的我生怕被轻视,拿出十八般武艺。心中一直坚信能做一个像刘老师一样的以心换心,以真诚换取真诚的好老师。于是,我给学生念自己的日记;告诉他们要在学会学习之前学会做人;一有空余时间就找学生谈心;教育是复杂曲折的,其间当然也有失望的指责,也有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疾首……但每一段和孩子们磨合的时间,我的感觉就像有一扇大门向我缓缓地打开了。才真正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每一段教育,都是一个故事——

 

    2003年,我遇见了一个特别的同学——他叫林毅凡。同学们称他“轰炸机”,说起来这个外号,倒有几分神似,他的思想活跃却失于偏激,常常以贬低同学难倒老师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同时又是自尊心极强的孩子,见老师对表现得好的同学多夸了两句,下课的时候便处处找茬为难他们。在他的印象中,那时候他的表情就是一副带着挑衅的笑。

 

    经过观察他发现,毅凡还有一个特点:会用电脑上网,特别爱玩一种名为“奇迹”的网络游戏,每天至少用两个小时上网玩游戏。为此作业常常马虎应付。

 

    于是我要来了他的QQ,只要他一上线,就会在QQ里旁敲侧击,劝他不要沉迷。开始毅凡并不以为然。一旦他开始涉及不要沉迷游戏的话题,他的头像就灰了。第二天问起,回答他三个字:“我很忙!”为了更好地与他沟通,我也玩起了“奇迹”,毅凡非常高兴能做我的老师。我们边玩边聊,几次以后我说:“你教我游戏,我也要教你些什么才公平呀!”没想到他欣然接受了。当时,群小正在对老师们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于是,我就现炒现卖地教他制作网页,毅凡的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令人吃惊,一个学期下来,他的网页制作与我不相上下!一次家访,谜底揭晓。他爸爸告诉我,他暗暗地买了很多制作网页的电脑书看,甚至还缠着他爸爸的同事教他做网页。玩游戏的时间少了,双休日整天整天地埋头看书、做网页、动画。为了一个动态效果,可以思考一整天。他说:“做网页,让我找到了做网络工程师的感觉。”

 

    那年的9月10日教师节,他送我一张贺卡,这是他第一次送给老师贺卡。里面没有祝词,却只有一行字:“老师,十年之后他想成为你!”捧着贺卡,我笑了。他一直觉得,从孩子们那里收获的,远比他付出的多得多——五年级下期到现在,毅凡的电脑才华一发不可收拾,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语文实践网站《祖国山河他爱你》《桂林山水》数学实践网站《数学与生活》,在04和05年的福建省少儿计算机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一等奖;参加了学校年会的《学生电子作品展示会》;那年4月,还和我一起做了一个国旗下讲话《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去年5月,他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创建了他们六年4班的班级QQ群;接着创建了班级论坛《天下英雄是一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心灵交流的空间;5月30日,他们由论坛中的讨论延伸开展了《小学生网络聊天YES OR NO?》的网络德育观摩活动,他让毅凡和班长来主持。活动过程被刊登在5月31日的《福建日报》上。在学校的“成长杯”年度评选中,大家共同推荐他获得“电脑小高手”。六年级,他被大家一致选为了班级的副中队长。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感觉毅凡的眼神与笑容,变得越来越温和且清澈。就在前一周,10月5日,我和毅凡的事还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播出。

 

    活动见报那天,毅凡远在外省的妈妈还有外婆,和我通了几个小时的电话,他们在电话里连声说,我点亮了毅凡的梦想。

 

    我和孩子们在《班级日记》里作心灵的真诚对话;一起在学校的涂鸦墙上描绘、一起面对电视台采访、一起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营火晚会的筹备、一起为语文实践网站绞尽脑汁、一起为中队会出谋划策、一起准备古诗吟诵会、一起参加国旗下讲话、一起走进三坊七巷寻访福州的历史为家乡而自豪、一起领回市先进班集体的牌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学生们忙碌着,快乐着并成长着。我们收获着每一刻的生命。1999年、2003年、2005年,2011年,四次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语文教学大赛,均获得一等奖。从杭州体育馆的领奖台上下来,全国小语会的崔峦老师、省普教室的舒镇老师,杨校长,黄敏,还有许多熟悉的,陌生的人都来和我握手祝贺。那一刻我的心反倒异常的平静,因为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有多么幸运,而这幸运来自刘老师,来自我的群小,来自我的孩子们……

    就在去年的10月6日,教师节的前两天,我的98、99、02、05、09五届毕业的一些学生回来看我。他们站在校门口和我聊了一会,因为还有集体活动我要先走,但是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整齐、响亮的:“老师,再见!”我知道,那是我的四届学生,一起在向我道别,就好像每节下课时候那样,就好像他们一直没有离开过。那刚好是下班的时候,许多行人停下来看,但是我不敢回头,因为我知道一回头,我的眼泪又会掉下来。我的心里,一片明亮的灯海在映照。从那时起,我觉得自己,成了诗中的“点灯人”。

    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是多想让刘老师亲眼看到,但我也知道,那一刻,台下老师里有着千千万万个刘老师,千千万万个文锋——

    不知为什么,又想起那首诗:

    “没有惊怖,也没有颠倒,

    一番花谢,又是一番花开。 

     想六十年后你自孤峰顶上坐起,

     看峰之下,之上,之前,之左右。

     簇拥着一片灯海──每盏灯里有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