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枣庄伏羲故里考
(2017-11-27 21:39:15)
标签:
转载 |
枣庄伏羲故里考
文/王密
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及周边地区自古就传说是伏羲故里。伏里村南有伏羲山,山南复有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建新村(原称前伏村)北侧一处高1.5米的台地上,此当为伏羲部落遗址。
建新遗址位于枣庄西北18公里,245省道(店韩路)南侧,海拔高度约94米,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205米,南北宽155米,现存面积约3万众平方米。东、南、北三面群山环绕,西部为开阔平原,遗址北侧有一条小河。
从遗址的区位、年代,出土文物的面貌及当地的民间传说上看,建新遗址很有可能就是伏羲部落遗址,伏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伏羲故里。
根据南京六朝古墓出土的疑似《竹书纪年》残简推算,帝尧即位于公元前2145年,为中国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开始。黄帝元年可向上推算为公元前2398年(据《今本竹书纪年》推算),为甲子年,中国甲子纪年当始此。炎帝时代据传经历八世380年(据《春秋纬命历序》),上接伏羲、女娲时代。如此可以确定,华夏初立之伏羲、女娲时代,上限约当2800B.C.左右。
又根据华夏民族起源的“大汶口-良渚复合发生说”,夏朝以前,华夏民族先后经历了裴李岗文化、龙虬庄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良渚文化一期、花厅遗址中晚期、大汶口文化晚期3、4段、海岱龙山文化这一考古文化序列。2800B.C.以后,花厅遗址废弃。所部一分为二,其一迁入彭河流域,是为华族,以伏羲、女娲为首领,建都于陈,当即承县(今峄城),“陈”、“承”为一音之转。承县传为伏羲故里、女娲故里,有女娲冢。后来,两族又继续北迁到邹鲁地区,一部转迁中原,远及关中。此为伏羲、女娲部落及其后代的播迁路径。
鲁南地区是伏羲、女娲遗址及传说最为密集的地区。据李万鹏先生粗略统计,仅庙宇就有40多处,以峄山余脉的凫山为中心,南到峄城,北到泰山,东到费县,西到巨野。邹滕一带关于伏羲、女娲的遗迹主要有7处,即邹城的爷娘庙,峄山的女娲洞,凫山的爷娘庙、伏羲墓和女娲墓,微山两城镇的伏羲庙,滕州的八卦台。这些遗迹皆非真正属于羲皇和娲皇,而系子孙后人的遗迹,只有位于旧峄县境内的伏里村(属山亭区西集镇)和金陵平利山的女娲冢(属峄城区阴平镇)当为伏羲故里和娲皇陵之所在。位于伏里村南面的建新遗址,当即伏羲部落遗址,其证有四:
(1)建新遗址的区位与传说中的伏羲故里一致
山亭区西集镇的伏里村传说为伏羲故里,伏里即伏羲故里之意,而建新遗址距离伏里村不到1公里。建新本名前伏,属于伏羲故里的一部分。
(2)建新遗址的年代与理论推断的伏羲时代一致
根据《竹书纪年》等史料和“大汶口-良渚复合发生说”推断,伏羲时代开始于2800B.C.左右,而建新遗址的上限在3000B.C.左右(据《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落在伏羲时代之前不久。据《神异典》等史料可知,伏羲为盘古八世孙,建新遗址或可上溯到盘古时代。
(3)建新遗址的文化面貌与理论推断的伏羲文化一致
根据“大汶口-良渚复合发生说”,伏羲文化当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兼有良渚文化特点,而建新遗址的文化面貌正是如此,栾丰实先生在《良渚文化的北渐》(《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一文中多处指出,《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中也有提及。
(4)建新遗址附近地区存在大量与伏羲、女娲相关的历史遗存和传说。
建新北临伏羲山,简称伏山,又称龟山。伏羲山的南面、西面和东南是传说中伏羲活动地名最多的地方,有教人抟土做陶撒豆成兵的红土岗、黄泥汪,有教人织网逮鱼的古龙沟,有教人种桑养蚕的桑行子,有教人偿百草治百病的大九峪、小九峪,有伏羲、女娲滚磨成亲的磨脐里、拉尾巴山。北山头有伏羲祠,又称仁祖庙,始建于唐大足二年,今石碑、庙址尚存。龟山北为伏里村,伏里东北有马鞍山,其西南山坡上,有一方“天地石”,其图案传为伏羲所刻。
传说伏羲建都于陈,当在承县(今称峄城),“陈”、“承”二字同音相假。伏羲陵尚不知在何处,应该安葬于故里,建新遗址出土有不少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墓向大多为东南,少量朝东,显示出其部落起源方向,应该在东南方的花厅。墓葬分早中晚三期,时间跨度在500年左右,伏羲墓属于中期的可能性较大。在中期的男性成年墓中,陪葬品较多的是M8(26件,性别不详,成年)、M27(21件,性别不详,成年)、M45(20件,性别不详,20岁左右)和M47(34件,男,25岁左右)。至于哪个是伏羲墓,一时难下定论。
按照大汶口-良渚复合发生说,大汶口文化花厅-建新类型是华夏民族形成期的考古文化,“该类型的分布范围主要限于山东南部地区,东到临沂苍山附近,西达微山一带,北部覆盖滕州市全境,南部包括苏北的部分县、市”(《论枣庄建新大汶口文化遗存》)。此类型文化是3200B.C.左右,良渚文化北上征服苏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花厅类型后,形成的复合型文化。3000B.C.以后,良渚文化走向衰落,大汶口文化崛起,苏北的大汶口-良渚类型文化中的大汶口因素逐渐占支配地位,整体上已被考古学家视为大汶口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其文明中心,也由花厅转移到了建新,从而迎来了华夏民族的伏羲时代。
20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