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是怎么做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013-05-14 08:55:46)“报纸是怎么做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案例主题:《报纸是怎么做成的》
适用年级:五年级
指导教师:张俊伟
一、活动背景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视、报纸、网络等信息媒体都在快捷地传递着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变化,它们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
学校有一份自己编的报纸《淮锋报》,报纸的编辑是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内容也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文章和学校的活动。这样学生对于自己或同学的文章怎么就编辑到报纸上很感兴趣,学生就对报纸是怎么做成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一次《报纸是怎么做成的》主题研究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报纸制作过程的调查,使学生了解信息传媒的内部运作和信息加工流程。
2.学习信息整理和加工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地搜集整理筛选信息,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报纸制作过程的研究,体验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法,现场观察法,网上搜寻法,个案研究法,实践操作法。
四、活动时间安排
共分5课时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开题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
1.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看似薄薄的报纸,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
你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吗?一张张报纸包含着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呢?
2.提示主题:今天,让我们以报纸为对象进行一番探究吧。
3.说说关于一份报纸,你已经了解到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捕捉关键词,并做出适当的引导。
4.对于报纸这个主题,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
二、主题分解,成立活动小组。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筛选四个主题:对于一份报纸的研究、关于报纸编辑过程的研究、策划“校园好新闻”的竞赛活动、设计制作一份报纸等四个小课题。
根据学生的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分组,活动分工指导:记录、采访、摄像、资料收集、汇总等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强项安排。
三、制定活动方案,提出要求。
1.我们该制定小组实践方案了。老师根据大家过去实践的情况,为大家设计了小组实践方案表。(课件出示:课题方案表格)方案包括:主题名称、组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小组成员与分工、指导教师、研究时间、活动注意事项、成果的展示的形式、研究收获等)各组可按班级课题方案制定的方法,按表边讨论边完成。如果大家觉得有必要对表格某些部分进行改动,欢迎大家在建议栏中写上。
2.教师指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小组同学共同研究填写。
3.讲评小组方案。
投影出示。互指优缺点。
4.修改小组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阶段):
学生分组行动,用小组讨论好的方式方法研究选定的研究课题。
第三阶段(中期指导课)
1.汇报前段活动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本次活动学生共分为了四个小组,课上,各组派代表展示了前段丰富的活动成果。(要求用不同的形式)
2.将前段活动中的收获、困惑、反思等与大家一起分享。
3.说出困惑,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作灵活地指导,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地解决下面的问题。
4.引导学生规划下阶段活动。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课)
一、情境导入。
二、各小组汇报交流。
1.汇报要求。
声音清晰,响亮。
2.各小组汇报。
“对于一份报纸的研究小组”出示一份调查表,“关于报纸编辑过程的研究小组”出示采访视频;策划“校园好新闻”的竞赛活动小组出示活动策划方案以及比赛的情况;“设计制作一份报纸小组”为大家展示的是一份自制的小报。
教师小结:从刚才四个调查研究小组的汇报中,我们听到报纸是怎么做成的,又看到了一幕幕工人劳动的画面。我们感受到了报纸这个信息传递媒介的巨大魅力。作为你们,亲自体验了这个过程,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大家说什么?
三、教师总结。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许多人默默地奉献着,作为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其实这也是尊重自己。
第五阶段(活动总结与评价)
1.每个学生对自己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完成“报纸是怎么做成的”活动过程评价表。
小组名称:
评价项目 |
完成情况 |
评价标记(√) |
对报纸编印知识的掌握情况 |
大概了解了一些知识 |
|
了解清楚了,并能用到班报的编辑工作当中 |
|
|
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的表现 |
跟随大家参加了,但印象不深 |
|
学到了不少知识,并且作了记录 |
|
|
新闻稿件的写作 |
觉得有难度 |
|
能写一篇完整的新闻稿 |
|
|
在合作过程中的感受 |
觉得自己起不了什么作用 |
|
能担任一项工作,并认真完成 |
|
|
能安排同伴开展工作,组织好一次活动 |
|
2.小组成员评价。
3.老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