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生》 教案
(2014-09-02 14:47:24)
标签:
育儿 |
我的出生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自己出生前后的情况,知道生命是一个奇迹。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及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重点:培养学生尊重生命。
难点:教育学生从小尊重父母,懂得感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法。
预习提纲:让学生准备好向妈妈调查自己出生时或小时候的有趣事情,要求先考虑好想问的问题在进行调查。
教学过程:
暖身活动:鸡蛋互变。
一、导入
1、主题阅读,指名学生阅读。讨论:“我”在地震中出生,应感谢哪些人?
2、互动场
分组交流一下,你出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分组交流,班级汇报。
教师引导: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学生分组交流,班级汇报。
教师引导:出生前都需要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大约10个月,通过这10个月的孕育,我们就出生,出生时,妈妈收了好大的疼痛,妈妈要用最大的力气才能把我生下来,妈妈为了迎接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辛苦,爸爸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
二、走进故事园。
1、名字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每个姓名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谁来说说自己名字的小故事呢?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每个名字都有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和期望,希望大家记住自己的故事,把它演好。
三、迈入体验馆。
体验爸爸妈妈的哺育。
1、播放歌曲《摇篮曲》。
伴随歌曲,闭上眼睛,摇头晃脑,仿佛进入了幼儿的梦幻。
2、这首《摇篮曲》使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组汇报感受,教师小结:看来,这首歌勾引了大家对“小时候”的回忆,那就请拿出你一岁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比一比,说说那时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同?
4、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不同。
教师引导:同学们,是谁把咱们从幼小的婴儿养成一个能上学读书的少年?他们辛不辛苦?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辛苦的劳动,请问同学们,你想对爸爸妈妈说句什么话?
教师小结:在你出生和成长过程中,都蕴含了亲人对他无私的关怀和爱护,就像我们中那个一盆花,没有我们给它浇水、施肥,它绝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离开了家人的关爱,也绝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养一株花都很辛苦,养一个人更难!对吗?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四、教学反馈。
1、学生讨论.: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特别是有一天,他们老了,你会怎样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呢?
3、学生发言。
4、将你们的感悟写在书上14页生命感悟里。
五、举办展览会。总结全课。
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