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三十里桃花洞
(2012-06-12 19:23:13)
标签:
汾阳汾阳旅游景点三十里桃花洞桃花旅游 |
分类: 汾阳旅游 |
“三十里桃花洞”其实不是洞,而是一条叫“向阳匣”的大峡谷。这条大峡谷,位于汾阳西部山区,东起峡口,西至黄栌岭底,长15公里,宽15米。石壁峻峭,险岩插天,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越之隘。从汉晋起,这里便布兵戍守,明初,置巡检司,我们可以想到当年这里曾刀光闪烁、剑影徘徊,铁马金戈卷起滚滚烽烟。建于1400年前的北齐长城,迄今依稀可见。缘于此,这条大峡谷又叫“金锁关”,1997年被中国长城协会列入中国长城百关。位于峡口的向阳以及黄栌岭东侧的岭底,曾是繁华的驿站。“岭底”曾有“小北京”之美誉。由此,我们从脚下深深的辙印中,仿佛看见叮当作响的晋商驼队,在这条悠远的古道上,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着汗水抖落下粗犷的陕甘风尘,甜润的京都细雨,携来了明丽的南国气息和多彩的异邦风情。因此,汾阳有了“秦晋旱码头”之称。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么一条大峡谷,这么一条神奇的古道,为什么又叫“三十里桃花洞”呢?这里真的桃花盛开吗牽让我们先从一则民间传说说起。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溪水潺潺,灌木丛生。有一天,一个名叫赵薪的青年男子,路遇一位身单力薄砍柴女,顿生怜悯之心,遂相约回家伴老母度日,后两人喜结良缘。村里人因她来历不明,生出了许多流言。他们不甘忍受屈辱,夫妻二人便住进峡谷,男耕女织,丰衣足食。一天夜里,丈夫赵薪梦见妻子飘飘忽忽地往山顶上走,手里一边还撒着什么,他急得喊叫起来。这一喊他惊醒了,可妻子正在山上走着、撒着;同梦中情景一模一样。他大声喊着妻子的名字:“桃花……桃花”。桃花在山坡上看了丈夫一眼,便无影无踪了。第二年春天,原来只长山紫荆条的峡谷内,到处长出了山桃树,开满了山桃花,峡谷内外芳香流溢。从此,人们就把“向阳匣”叫做“三十里桃花洞”。
传说无须考证,山桃花却年年盛开。
阳春三月,三十里沟壑桃花芬芳漫山开遍。山桃树根植山崖路旁却枝叶相连,花香扑鼻,置身此间,宛如走进一条长长的花洞。
盛夏酷署,三十里沟壑落英缤纷,彩蝶飞舞。一潭潭溪水荡着涟漪,漂着粉红色的山桃花。走近溪水旁,却见一双双彩蝶坠落其中。这时,人们自然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影化蝶的爱情绝唱,不禁潸然泪下。
仲秋时节,三十里沟壑秋色苍茫,曾挂满枝头的鲜山桃纷纷落下,零落成泥。桃核却作为一种药材,运出大山深处,荡起山民们甜美的微笑。
走进“三十里桃花洞”,随风飘荡的古道驼铃声,时远时近,静下心来,它会告诉你很多很多……
在峡谷内、古道旁,您可无意间见到一只只或深或浅的牛蹄印痕,望四周却很难见到牛的踪影。原来,牛正躲在支支岔岔的小山沟里吃草饮水,各得其所。只要牧牛人一声干咳或几声吆喝,牛便踏着秋色,摇着铃铛,走到牧牛人身旁,牛铃声时而清脆,时而朦胧地在古道上随风轻荡。此时,您会顿生“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的无限感慨。
走进三十里桃花洞,胜境不需寻。九龙池、骆驼石、掏米泔、孩儿窝,每一个石洞、每一条沟壑、每一块怪石,以及两边石崖上满目的石头,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都是一幅如诗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