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观行之感悟/云山

(2015-03-14 19:20:27)
标签:

道观

感悟

杂谈

分类: 杂谈随感

    http://s7/mw690/002Al3hUzy6QGTxo3xc06&690

           春节期间到成都,去青城山一游。

       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方圆100余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为邛来山脉的分支,北接岷山,连峰北绝,山林青翠,景色青幽。城外诸峰环绕,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群峰环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可以说,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馆"。

http://s4/mw690/002Al3hUzy6QH0vLNd123&690
青城山门


http://s13/mw690/002Al3hUzy6QI7Gk1Vafc&690
上清宫


       来到青城山上清宫天师洞灵祖殿,抬头一望,一副醒目楹联在上:

 

     事在人为  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  退后一步自然宽

 

       据说, 这是教育家黄齐生为四川青城山天师洞题的对联

 

http://s14/mw690/002Al3hUzy6QGXZu1I1ad&690

       中国人崇尚与儒释道,儒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请求修已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两句话却让我感到道家入世的不认命,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另一个道理:“道家的无为,是掌握分寸,凡事都有水平线也就是度,度以下无所不为,度之上,居安思危,度以上,谨慎思为。” 
       这两句话是说:
       事在人为,不要总是埋怨命运弄人,环境会因心中的思想而变化,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切都会更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太顾忌别人对你的态度。

 

      无独有偶,在青城山以东不到三百公里的高峰山也有个有名的道观,其主殿楹联亦是:

    事在人为  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  退后一步自然宽

 

http://s1/mw690/002Al3hUzy6QH0cmmXu90&690
高峰山道观大门


http://s8/mw690/002Al3hUzy6QH0eWgT567&690
迷宫式的高峰山道观


http://s7/mw690/002Al3hUzy6QH0s5tgWe6&690
高峰山老子像
 
       上联谓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人的主观努力,不要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同样人的寿命长短也取决于自己。与儒家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的观点不同,道家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长生可学得者也。”(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指出“夫形生愚智,天地;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反映了道家相信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实现延年益寿的观点。
  下联讲调适心情,讲人的主观情感的能动作用。《菜根谭》有一则哲言:“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意思是以不同的心情面对同一种境界,会有绝然不同的感受。心情好,苦境会变为乐境,心情不好,乐境也会成苦境。大凡人的心情与人的认知度和心性的开合息息相关。
  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快乐的心境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如何营造良好的心境呢?“退后一步自然宽。”保持平和心态,以宽厚之心待人,就会使彼此拥有更多的信任和爱戴。

 

       于是我想,自己是无神论者,然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持续数千年,必有其理由,硬说其是统治阶级愚弄老百姓的工具实在偏颇。作为精神文化,有大量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就以这副道家推崇的楹联为例,确为大彻大悟之
灼见。

       这是道观中人的劝世语,却也是道教高人在洞察人情世故之后深悟出来的人生智慧:一切事在人为,造物或许自有命运之神安排,而个人的命运却可以自己主宰,一生的处境由心态创造,只有那些不会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将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命运之神安排,故而劝世人休言万般皆是命,不得轻怨命运之神。此名联说的乃是个人的事业、处境与其心态、命运之间的关系。心态是一个人内心想法和意识的体现。人们常说:“心态决胜负”,也就是说心态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在竞技场上的胜负和事业的成败;尔后,人们更进一步说:“心态决定命运。”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微小的差异,但这种微小的差异,却随着人们的成长、发展过程逐渐变得巨大起来,甚至于变成一条宽阔的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造成命运的千差万别。如此,不同的个人,便有着不同的命运。命运在自己手中,这话没错。但命运何以决定于心态呢?关于这一点,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推理: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心态决定命运。
  这种推理是否完全成立,尚无权威人士论证;但“心态决定命运”之哲理,却是绝大部分成功人士所见略同的。譬如: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克服困难,发现自身的力量,有助于人们踏上成功的彼岸;反之,消极的心态则会在关键时刻散布疑云,错失良机。一个人在生活中老是寻找消极的东西的话,消极的心态就会成为一种难以克服的习惯,这时即使出现好机会,这个消极的人也会看不见、抓不着,他会把每种情况都看作一种障碍,一种麻烦。”亚伯拉罕.林肯说过:“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某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得到这种幸福。”另据报道,在一场白领精英聚集的研讨会中,综合归纳出三十项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特质;如果以态度或技能两者来区分这些特质,结果发现,这些特质当中,大部分都和“态度”有关。由此可见,“成功决定于态度”。
  我国还有一句古语:“哀莫大于心死”,可以作为反证。一旦内心消极,灰心丧气,甚至心如死灰,那么便万事悲哀,胜负成败又何必论。
  心态决定命运,自然还可以找到大量的事实来佐证。我们可以审视的眼光,从自己身边众人的生活历程中去综合分析,也可以翻阅书本中所引为佐证的大量事例。当然,所谓的定理、规律只是人类智慧对世间绝大部分事实的总结,而不是对天底下所有事实的总结,它也是在其适用的范围内成立,在此之外,它就未必适用。牛顿定律如此,爱因斯坦相对论如此,而人们常说的“心态决定命运”,同样如此。这一点,我们自当有所领悟。
  著名文学家狄更斯曾说过:“拥有好心态,比拥有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智慧者只是慧眼观世界,洞悉人间的幸福与悲苦;而心态良好者却能达观、平和、轻松、安宁、欢乐、幸福,其身心在人世间具有切实而美好的感受。毕竟“境由心造”,有了良好的心态,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成功辉煌,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轻松美好。
  因此,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就更要求人们能够拥有一种良好的做人做事的心态。良好的为人心态,其表现各异,其理却一,它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真实,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滚滚红尘中能体验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态;是“何处天空不雨雪,心意自如身自轻”;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泰然处之,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是祸福不忧,荣辱不惊。
  良好的做事心态,则是“既来之,则安之”;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大丈夫能伸能屈,“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愈挫愈勇,屡败屡战;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是敢上天堂,也敢下地狱:是废墟之中积极地重建家园;是前尘烟散,风云再起;是“我自横刀向天笑”:是进退不忧,成败不乱。
  总之,心态良好者,少忧伤,少悲愁,少烦恼,少惊惧,少慌忙,自然也少有失意和绝望;他们能跻身庙堂之上,也能处江湖之远;能端居于潮流之热门,也能安坐于车马稀落之冷凳,还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耘于家园;他们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能融入芸芸众生,甚或混迹于弱势者的行伍;敢与上帝握手,也敢与魔鬼打赌;能站在成功的舞台上,也能站在失败的废墟上,一切都能随遇而安,欢乐多而愁苦少,轻松安宁,自由自在。

 

      上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强调的是“命运”。

     “事在人为”,是指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正如俗语所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谓“命运”,并非完全与生俱来,无法改变。正如有人所说:那无法改变的是“命”,是个定数;可以改变的是“运”,是个变数。

       人们往往以“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古话,自勉勉人,岂不知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个有志者并没有获得成功;其原因不是志向不当,就是行为有失。所以,仅靠立志还不够,还要具备相应的素质与能力。而“事在人为”这句话,既包括了“有志”,也包括了正确确立志向,以及具备实现志向的素质与能力。

       下联“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强调的是“感觉”。 

    “境由心造”,是指应当主动营造心境,保留乐观与宽容。环境,有时候的确是难以改变的,但是,当事人的心境却容易改变,完全具有自主性,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将自己固定在悲伤和埋怨之中,那么,人生就会沉侵在忧伤里;如果毅然更换到快乐之中,就有希望会寻找到成功与幸福。

 

      人,最终生活在感觉之中;幸福生活,其实就是幸福感觉。不能仅凭一个人外在的遭遇而判断他是否幸福,如不转化为当事人本人的内心体验,便不成其为幸福,认为自己幸福的人,一定是幸福的;而世界上最苦命的人,其实就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苦命的人”的那个人。

 

       离开云雾缭绕的青城山和高峰山,不禁回头眺望那神秘莫测的道教圣地,先圣们声音回荡在峰涧,时时给我们以启迪......

 

http://s5/mw690/002Al3hUzy6QHjd5XNyf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