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瞧相府里那一幅幅楹联 ---- 我们在太行山上/金水桥畔

(2014-12-14 09:31:27)
标签:

文化

分类: 旅游天地

           http://s4/mw690/002Al3hUzy6OmZybGVR53&690---- 我们在太行山上/金水桥畔" TITLE="瞧相府里那一幅幅楹联 ---- 我们在太行山上/金水桥畔" />


    穿行于皇城相府的各个院落,无不为众多的楹联所吸引。对偶工整,平仄和谐,出意不凡,绝对的楹联中的上佳之作。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是中国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应当属于“国粹”。

    就我的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窃以为皇城相府中最好的对联,当属皇帝老爷康熙帝在陈廷敬致仕(退休)时御赐的那一幅:
 

    春归乔木浓荫茂

    秋到黄花晚节香
 

    此联取材于“山村”的花花草草,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看似平淡,实属大雅,皇帝对臣子一生丰功伟绩的高度褒奖,全部浓缩在这十四字之中,更充溢着康熙同陈廷敬之间的师生之情和君臣之情,读来让人感慨不已。

    相府中随处可见的楹联,多为古人所撰,少许当代之作,在浓郁的大中华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多次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反复吟诵。

    有人评价,论皇城相府中楹联的题材,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中名言佳句应有尽有,或励志劝学,或修身养性,或寄情山水,或忧国忧民,处处彰显着古代清廉官宦人家厚重的儒学文化底蕴。论书法,真草隶篆各得其趣,历代翰苑泰斗各显其能,或长联巨制,或小书玲珑,或银钩铁划,或古拙苍劲,无不曲尽其妙,且又能与亭台楼阁相得益彰、交相映辉。

    窃以为这种评价比较中肯,也实在。

借助网络的丰富资源,让我们跟随行家里手,随意选取品读皇城相府楹联若干,意在分享。

http://s14/mw690/001ovgREgy6NI3waPh3bd&690

 

http://s16/mw690/001ovgREgy6NJlid8aX9f&690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廿四史是历代官修正史,十三经是古代科举文人必修课,“斗酒观史”是说读史要有宽博宏大的胸怀才能以史为鉴,治国平天下。“炉香对经”是说做学问要静下心来,不为外界蛊惑,方可成就大学问。

 

一自图书寻有序,

顿令风月浩无边。

 

本联是相府主人陈廷敬所撰并书,联中之意不外劝人读书,说一旦通过读书明白了事理,便会心胸开阔、天人合一,便会把握人生生活的艺术

 

    林花著雨燕脂湿,

水荇牵风翠带长。

 

联语出自杜甫《曲江对雨》赞颂官宅花园中湖光山色在斜风细雨中的美妙。

 

    德积一门九进士,

恩荣三世六翰林。 

 

这是大清乾隆皇帝亲笔手书之联。陈氏家族从第四代传人陈天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中进士始,先后有陈昌言、陈廷敬、陈元、陈豫朋、陈壮履、陈观勇、陈随贞、陈师俭等九人,分别于明崇祯、清顺治、康熙、雍正年间中进士,并有六人入翰林,官及北京、广州、浙江、四川、广西、贵州、陕西和山东诸省区,成为明清之际中国北方显赫一时的文化望族,也因此享有了“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誉。三世者指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宝笈图书编舜历,

金瓯歌颂纪尧年。

 

    此联是相府主人陈廷敬所撰并书。联语在于赞颂大清皇朝如尧天舜日,同时也表白编撰康熙字典等图书出版事业的伟大意义。其楷书笔法似欧似颜,又非欧非颜,有唐楷碑拓之严谨,又有宋帖笔墨之意趣。

 

    观图书道脉传今古,

叹翰墨文光射斗牛。 

 

此联是当今国学文化泰斗启功先生作品。联语在于赞颂陈氏家族对中华文化典籍编撰整理的伟大贡献。斗牛者星宿也,泛指天空最高处。

 

    过如秋草芟难尽,

学似春冰积不高。 

 

”读作shān联乃大清朝《四库全书》总撰官纪晓岚所作。意在告诫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过错如秋草,割除难尽,知过能改则善莫大焉;人生有涯知也无涯,学问如春冰,不积不习则消融殆尽,故要活到老学到老。

 

    方床石鼎高情远,

细雨茶烟清昼迟。 

 

此联乃大清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所作。此联悬挂于容山公府后院北房,后院多是士大夫居家的书房,故汪士慎撰写此联以赠意在赞美书房主人起居于方床石鼎,烹茶煮茗有细雨清冽,其情怀高雅,思绪悠远,淡泊宁静中唯觉时光悠然。

 

奇书古画不论价,

幽梦清诗信有神。 

 

此联无落款,联语无非赞颂皇城相府所藏奇书古画乃无价之宝,相府环境优雅,令人往往有幽梦清诗。其魏碑笔力古拙苍劲,“画”字取法草书,又不失魏碑章法,颇为神妙。

 

    籍甚声华金鼎重,

    湛然心迹玉壶情。 

 

此联乃大清同治间进士、官至巡抚的篆书大家吴大澄所作。联语之意是赞扬陈氏家族显赫的名声重如金鼎,澄静的修养如冰心玉壶。“籍甚”者盛大之谓也。“玉壶”者,典出鲍照《代白头吟》及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彩毫应染炉烟细,

清佩仍含玉漏重(chōng)。

 

此联乃大清乾隆间进士,曾任巡抚、督察御史、工部及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的大书法家刘墉所作。联语赞陈氏士大夫们的文章在炉烟细细中著就,笔笔如香烟缭绕般文采焕然;朝觐公务时,公服的环佩之声犹如勤谨候卯时更壶玉漏之声,步步金声玉振。“彩毫”典出《南史·江淹传》,江淹梦郭璞授五彩笔,由此妙笔生花,后五彩笔被收,由此“江郎才尽”。
 

苍松翠柏窥颜色,

秋水春山见性情。

 

    此联乃明朝万历十年进士、官至大宗伯的香光居士董其昌、字玄宰者所作。联语赞陈氏士大夫们的高风亮节如同苍松翠柏;高雅情怀如同秋水春山。董其昌老先生是明清以来名重海内的大书法家,自言“赵书因熟而俗态,吾书因生而秀色。”足见其推陈出新之贡献。

    行家赞美说,这里的幅对联皆对仗工整,意义隽永,可以为每一幅对联作一篇文章。可以说这座3.6万平方米的皇城相府,既是皇恩浩荡,又是书香传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甲及第、厚重文化的一脉相传,这是其他庄园所无法比拟的。

    不忍舍弃这些嘉联绝句,再录几幅,日后细品。

 

    庭余草色饶文思

  坐有兰言恰素心

  

  天半朱霞云中紫燕

  山头明月岭上清风

    

  忠厚培心和平养性

  诗书启后勤俭传家

  

  闲拈古贴临池写

  静把清尊对竹开

  

  苍松翠柏窥颜色

  秋水青山见性情

  

  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乐出人间善本精雕成醉

  珍藏世上好书漫卷如狂

 

    精研书史知今古

    慎典丝纶见太平

 

    旧书细读犹多味

    佳客能来不费招

 

    事当发轫求初步

    学似为山重始基

 

    书卷闲开聊索句

    岭云偶盼足怡神

 

    读古人书需处地设身一想

    论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

 

    睡去能为蝴蝶梦

    老来始作凤凰鸣

 

    心事传经留奏草

    功名报国在文章

 



http://s2/mw690/001ovgREgy6NI2wjp5v61&690

http://s4/mw690/001ovgREgy6NI2wMmI3c3&690

http://s9/mw690/001ovgREgy6NI2xxGxq08&690

http://s10/mw690/001ovgREgy6NI2yMqQV19&690

http://s5/mw690/001ovgREgy6NI2zp89e04&690

http://s7/mw690/001ovgREgy6NI2zLZfoa6&690

http://s5/mw690/001ovgREgy6NI2AgtV244&690

http://s1/mw690/001ovgREgy6NI2AGwXm10&690

http://s6/mw690/001ovgREgy6NI2BoTNHb5&690

http://s9/mw690/001ovgREgy6NI2BUGmY08&690

http://s1/mw690/001ovgREgy6NI2CICC410&690

http://s2/mw690/001ovgREgy6NI2DkEg191&690

 瞧相府里那一幅幅楹联 <wbr>---- <wbr>我们在太行山上/金水桥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