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咸安坊/陈宝琥

标签:
咸安坊卢作孚汉口花样年华杂谈 |
分类: 摄影长廊 |
http://s1/middle/8d3799baxc38330146440&690
寻访武汉老城区之咸安坊
今天,让我们寻访咸安坊,回顾这一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的前世今生。附拍摄的照片。
http://s15/middle/8d3799baxc382d992fb5e&690
咸安坊,位于南京路与胜利街交界处,是武汉市确定的历史优秀建筑。它是汉口早期的高等里巷住宅建筑,两层砖木结构,约建于1915年以后,由兴汉昌等四家营造厂施工建造,是当年华人的高级住宅区。居住着洋行和银行职员、实业界人士和富商、当红艺人等社会各界名流。轮船巨头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大师陈伯华都曾居于此。
http://s11/middle/8d3799baxc382dba1cc8a&690
红色的钢花雕窗,粗大的青石门框,踩上去嘎吱作响的木制楼梯与地板,粗壮的大树,趴在上面写作业的石桌,捉迷藏于其中的弯弯绕绕的小巷,这是所有在咸安坊长大的孩子们共同的回忆。
http://s11/middle/8d3799baxc38302b3b10a&690
http://s2/middle/8d3799baxc38304d9f6c1&690
董玉梅曾编写过《武汉地名》一书,对咸安坊的历史情况有着深入探究,她用三句话对咸安坊作了介绍——“幽静的小巷,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从喧闹的南京路转身走进咸安坊,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咸安坊是大汉口的顶级居民区,巷道可并排开进两辆小轿车。”“它是武汉里巷的精华。”
http://s9/middle/8d3799baxc38307611628&690
咸安坊街道分类
棉花大王建起咸安坊
1915年初春,汉口英租界边缘,一块蒿草丛生、水塘交错的无名之地上,走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商人。商人名叫黄少山,刚刚在监利老家卖掉棉花厂,举家来汉口打拼。
http://s3/middle/8d3799baxc38309ee49f2&690
那套样板房,黄少山留给了自己,它就是咸安坊15号。
那是一段大汉口的花样年华。提起咸安坊和大汉口的往事,92岁的范亚维老人感慨万千。
http://s8/middle/8d3799baxc3830cf3d657&690
那时候,她和爱人经常从咸安坊旁边的林阴小路漫步,到江汉路唱机行淘唱碟——京剧名角的演唱、周璇的流行歌曲,以及外国轻音乐,令她陶醉。
在咸安坊15号旁边有一个叫芙蓉宫的会所,规模不大,但内部装修奢华,配有佣人和保姆,专门为汉口富商巨贾和政界要人聚会聊天提供服务,是汉口最高档的会所之一。
http://s6/middle/8d3799baxc3831180e2c5&690
保留下来的“钢窗蜡板”
“钢窗(金属窗户)蜡板(打蜡的木地板)”是咸安坊“高级身份”的象征。3月15日中午,咸安坊的老住户、82岁的胡石桥老人指着门口的雕花钢窗激动地说,这里所有临街的窗户都是钢制的,所有的房间都铺有木质地板,过去的住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地板打蜡,使地板始终光洁如镜。
http://s6/middle/8d3799baxc383135cd7c5&690
硝烟战火抗日英雄
武汉保卫战打响,许多人、许多房屋在炸弹中倒下,更多的人则踏着鲜血继续战斗。卢作孚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http://s12/middle/8d3799baxc383175319fb&690
武汉史志专家董玉梅建议,在保护开发咸安坊时,要注意一个门栋住户不能多,且要有一定文化修养,“保护咸安坊,除了政府有大量工作要做外,里面居民的素质和文化保护意识也很重要”。
http://s5/middle/8d3799baxc3831f08b574&690
就全国而言,随着社会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往“大拆大建”式的旧城改造方式逐步被否定,像北京等一些保护工作走在前面的城市,正从“旧城改造”到“旧房 改造”在转变思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可以借鉴其中优秀的经验,在维持里份肌理与格局不变的前提下,重点放在解决房屋正常使用、立面原貌修缮和基础设施配 套等关键问题。通过切实的改善环境,方便居民生活,持续传统的社会结构,重新焕发里份社区的活力,使旧城区走上永续和谐发展的良性道路。
http://s15/middle/8d3799baxc38322c4c91e&690
http://s6/middle/8d3799baxc38323f6fa55&690
http://s13/middle/8d3799baxc383252da3cc&690
http://s8/middle/8d3799baxc38326953ce7&690
http://s12/middle/8d3799baxc38327cf1e3b&690
咸安坊位于鄱阳街的出口同仁里及景明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