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工作室朱俊仙主任上了一节“立体图形认识的整理和复习”,为我们提供了怎样上好一节复习课的范本。“复习课难教”是我们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首先复习的内容繁多,需要教师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难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对学生来说,复习课失去了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学生缺乏兴趣。如何来进行总复习?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听了今天的这节复习课,感受颇多:
一、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让复习课有新意
复习课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构建知识体系。课前,朱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整理有关立体图形认识的知识,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联系与区别作了整理,给学生自主复习整理的空间。学生通过独立整理,知识的主要脉络清晰呈现在面前,知识由“厚”变“薄”。这样复习不再是旧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复习中学生有发现,有提升,获得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
二、重视对整理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整理知识
知识犹如珍珠,如果不会整理,只是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穿成美丽的项链,才会价值连城。学好数学必须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教师平时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整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不仅仅是告之,更需要经历。本节课朱老师改变了教师引导,一问一答的复习方式。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整理相关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完成整理作业。学生整理的结果虽然稚嫩,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学生不仅收获知识,更要掌握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数学素养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起作用,使其终生受益的并不是数学知识,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复习,教师一个重要的目就是要将原来分散的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原出来。
在学生完成的整理知识结构中,朱老师要求学生思考:“你觉得在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提醒自己或同学什么?”学生在整理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你觉得哪种整理法式更好一些?”、“为什么”……这些带有个性的思考,无不让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反思精神,这种学习反思将会让学生的一生有益。
这样设计总复习课,既突破了教学中总是教学牵着学生走,导致学生没有主见、失去主动性的状况,同时教师的教也显得有针对性,凸显教学的重难点,师生双方都能受益,实现师生的互助共进,最终走向共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