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大电机及电脑工程专业有关情况

(2014-06-29 19:10:23)
标签:

军事

ECE(电机及计算机工程)By - 刘子煜

简称ECE (ele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这个系在2011年之前的名称为电机及电子工程(EEE)自从改动之后名称发生了变化,课程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动但是大体一致。所以若是有人听说EEE / Triple E其实指的就是电机系。

人数每届30人左右,内地生10人左右。ECE可以说是FST中最强的专业(具体原因下面会讲)同时也可以说是澳大最难的专业,澳大老话讲“最难的是电机,最累的是土木”课时压力较大,会比有些系的专业课时多出一倍多,同时也是可能是转系率最高的地方。基本上一个系如果大一的时候有三十人,到大四的时候只剩下十个人左右。分数系数约为1.15左右。

专业分为四个大方向:

(1) 电力系统,就是国内的电力系统,就业方向也与国内的大致相同,但是在澳门学电力系统的回国内就业状况不是很好说,也不是很乐观,一般都是会在澳门本地工作,或是出国继续深造。

(2) 微电子,技术最为成熟的还要数微电子(即芯片设计)。2010年11月澳门大学获国家批淮设立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一个是仿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广东省唯一的微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集成电路研究方面已数度刷新微电子奥林匹克(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的世界纪录,与当前世界微电子发展水平比较,特别是在中国,可以说是处于领先学术和业界的高水平。也正是凭借这个优势使得电机系成为了科技学院最好的专业(甚至有学长说澳大的ECE可以排进世界前十,也是得益于这个实验室以及澳大在芯片奥林匹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3)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一门生物与科技结合的学科,我了解的不多不过说白了就是制造人工心脏啦,还有研究往人体内注射的纳米机器人啦,还有很炫的意念控制啦(别不信,真的在研究)之类的。

(4) 无线通讯,澳大的ECE近年来提出了最先进的无线及数据转换解决方法。与当前世界微电子发展水平比较,特别是在中国,可以说是处于领先学术和业界的高水平。

不过说一句,因为2011年的改革,使ECE的课程有些混乱并且除微电子之外其它的方向都不是很成熟,此外学习压力较大,所以如果不是对这些方面有极大的兴趣的慎入。。。

 

微电子方面近几年有关科研成果:

澳大微电子跻身世界排名前十强(201402)

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日前召开记者会宣布第六十一届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将于明年二月中旬在美国三潘市举行。澳门大学仿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许愿教授、Franco Maloberti荣誉教授、麦沛然副教授和科技学院博士生严祖树、林志成、林福坚、罗文基博士将于会上发表共同研发的模拟、射频和无线芯片技术成果,成为全球首十所在该会上发表论文篇数最多的大学之一,更是内地、香港、澳门所有大专院校之冠。

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长期以来扮演着全球固态电路领域研发趋势的领先指标,并为国际公认的电子芯片设计奥林匹克竞赛,论文评审过程更是优中选优。是届被接纳的论文仅二百○六篇,半数来自产业界,而其中澳大有三篇论将在会上发表,包括“低功耗电视谱段认知无线电接收器”、“极小功耗多频带ZigBee 接收器”和“用于液晶显示屏的高性能超小面积的单阶放大器”。该三项成果由澳门大学博士生严祖树、林志成、林福坚共同研发,由麦沛然副教授、罗文基博士以及马许愿教授指导及 Franco Maloberti荣誉教授协助。在内地、香港和澳门所有大专院校中,澳大为会议中以第一作者表发论文数量最多的大学,并与世界顶尖名校密西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韩国高等科技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柏克莱分校等名列首十所被接纳最多篇论文的大学。

另外,博士生赵耀华、麦沛然副教授、罗文基博士和马许愿教授共同研发的“开关电容低通滤波器”也成功入选该会议的“学生科研前瞻”单元,是澳大在该单元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澳大微电子的科研成果屡获肯定,早前也有多篇论文被刊载在国际微电子领域的权威期刊《IEEE 固态电路期刊》中,并从三百多万份文献中晋身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数据库(IEEE Xplore)前一百名热门排名文章。是次成为入选国际固态电路会议论文数量最多的前十名大学,再次证明了澳大在微电子领域中已居世界前列。

澳门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国际领先(201302)

   澳门大学科研成果再获国际肯定,在举世公认的国际芯片界奥林匹克盛会──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第六十届国际固态电路峰会(ISSCC中,由澳大科技学院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余成斌教授、冼世荣博士率领的IEEE固态电路学会澳门分会从该学会全球八十个分会中脱颖而出,荣获二一二年度“IEEE固态电路学会最佳分会奖,是历届ISSCC峰会中,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唯一获奖的分会。此外,两名澳大科技学院博士生的论文亦成功入选本届峰会,会议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约四千名学者和业界人士聆听发表成果,显示澳大芯片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奖成员一行日前赴美国旧金山接受奖项和发表研究成果。

  IEEE固态电路学会是国际上在集成电路(IC)领域最权威的学会,澳门分会于二○○九年由澳大科技学院余成斌教授成立并担任创会主席,其主要成员由澳大教授、研究员、以及本澳业界人士组成。在与该学会的互动下,澳大成员在推动集成电路的学术科研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角色。

 科研方面,澳大仿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该学会合作,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在二一二集成电路最顶尖的《IEEE固态电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超过十二篇研发成果,其中在高速低能耗数据转换器(ADC)领域的发表共有八篇,属全球之冠,紧随其后的有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五篇),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四篇),以及台湾联发科技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同为三篇)。除了科研工作,学会为推进本澳业界IC领域发展构建国际平台,通过组织各项活动、讲座和工作坊,邀请国际固态集成电路杰出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频繁交流并建立紧密联系,帮助提升业界与学会之间在IC领域的参与度。此次澳门分会获得“IEEE固态电路学会最佳分会奖意义重大,反映了IEEE对澳门科研成绩和分会对社会贡献的高度认同,为澳门集成电路领域发展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在本届ISSCC峰会上,澳大科技学院博士生林志成的论文《极小功耗 (1.7mW) 和面积 ( 0.22mm2)65nm CMOS ZigBee 接收器》及严祖树的研发成果《用于液晶显示屏的高性能超小面积的三阶CMOS放大器》分别入选常文"单元及学生科研前瞻单元,这是澳大连续三年在该峰会发表论文。与林志成一同入选该组别的十篇论文均来自世界顶尖学府和前沿科研机构,包括德州仪器、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韩国科学技术院等。

澳大三十而立 微電子科研世界排名十五(201102)

澳门大学展开庆祝珍禧之年首周,微电子科研领域又再传捷报。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十八届美国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澳大展示了仿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所研发的两项先进芯片成果,晋身世界第十五名,显示澳大在微电子科研领域已进入成熟阶段。美国国际固态电路会议被誉为“国际芯片奥林匹克”,全世界只有为数不多的顶尖大学及业界企业才能在该会议中展示其研究成果。

第五十八届美国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于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固态电路学会是国际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旗下四十个学会当中最大的学会之一,处于当前“信息时代革命”的前沿。今年,来自世界各地共四十六间大学在该会议上发表论文。澳大在该会议上的排名为世界第十五名,亚洲第五名,中国第一名。

澳大发表的两篇论文名为“A 0.46mm2 4dB-NF Unified Receiver Front-End for Full-Band Mobile TV in 65nm CMOS”和“A 0.024mm2 8-bit 400 MS/s SAR ADC with 2-bit/Cycle and Resistive DAC in 65 nm CMOS”。其中第二篇论文相关的技术将可以应用于便携式产品中。与澳大同场发表论文的还包括日本TIT、法国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日本东芝、韩国KAIST、Texas Instruments、Broadcom、亚德诺以及麻省理工大学等。

约一千多与会者听取了澳大的论文报告,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学顾问、微电子领域的知名教授等顶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这些专家学者一致强调澳大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澳大博士生魏和功的论文荣获专为远东地区而设的“丝绸之路奖&r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