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记录18-初七游三孔
(2024-02-19 20:36:20)
标签:
杂谈 |
初七早晨7点多出发,乘高铁到曲阜只要四十分钟,9点到了孔庙。行前我带了孩子淘汰给我的airpods,主要目的是怕在火车上收到孩子语音,我特别不喜欢公共场合外放。没想到语音没收到,在孔庙孔府听电子讲解发挥了重大作用。我花39元公众号买一份讲解,跟孩爸一人一支耳机共享。
我俩都没到过曲阜也没到过泰山,起初我说去泰山,孩爸反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于是我说那就去圣人之地吧。
孔府到孔林有段距离,马车三轮车主人见人拉客,乱哄哄的,不喜欢这种感觉,总觉着在至圣先师之地,一切应该非常有序。一路没见到卖花的,来到圣人墓前三鞠躬。
之后去了孔子博物馆,约了讲解员,每人50元,我这脑子听了过不多久就会忘光光,跟着讲解员走完一圈,孩爸说再上楼看一下,我真想一屁股坐下来歇着,但我啥也没说,跟着走就完了。
四点多到宾馆,休息到六点,出门觅食。附近有各种饭店,没有相中的。过马路有一家孔府家宴,孩爸说就去这家了。服务员给推荐了三道菜,味道还行,就当地消费水平来说价格确实是高了,点完秒秒钟菜就上来了。我俩一分析,这饭店就是针对游客开的,速度必须得快。看看来吃饭的人,都是游客,旁边是亚朵和全季,这两家客人就不少。这饭店定位精准,老板有水平。周围就这么一家冠孔字的饭店,孩爸买单时我让他看一下营业执照,果然是孔氏后裔开的。推荐的一道红烧鲤鱼,他们不叫鲤鱼,叫红鱼,因为孔子之子名孔鲤。
准备走时听到有人说去看花灯,我立刻来了兴趣。服务员看我们有疑问的样子过来,告诉我们怎么走去看花灯。孩爸不去,说已经走了两万多步,我说我自己去。花灯水平一般,但却让我一下子找到了童年的回忆。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看灯看扮玩的,摩肩擦踵,花灯都是由不同单位或街道出资弄的。还看了唯一一伙踩高跷和舞龙灯的,人们争先恐后,踮起脚,爸爸们把孩子扛在肩上。跟我小时候一样样的感觉,只是水平比我们那时差得远,虽然只是模糊的记忆。
后一篇:2024记录19-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