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读后感——认知篇
(2022-06-18 15:09:26)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罗辑思维——认知篇》丛书的读后感,不同于之前人物篇。这本书的内容侧重点在于对事物看法、角度,格局和思路,一言以概之,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书中所阐述的结论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是,多数观点,我比较认同的。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篇关于“意义”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很多成功者最后总结,说我能做成都是因为运气。这是实话,但这句话背后也隐藏了一种力量,就是意义限制了他的世界,从而给他带来行动的勇气。所以说,认知能力低,其实并不是灾难。真正的灾难,是我们无法屏蔽铺天盖地的大世界原本的复杂性,从而陷入无法行动的处境。而这个时候,如果心中有意义,就会帮我们屏蔽大世界的复杂性,这就是意义的价值。对于作者的观点,我解读就是“无知者无畏”,有些事情考虑太多,不如去行动,犹豫这个词就是前怕狼后怕虎。
这本书里面还有一段话,我也用红笔圈出来:这个世界上谁是最“愚昧”的人?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一知半解、有一点知识,足够感染到这些互联网知识病毒,但是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可以消毒的人。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关于这段话,在现实中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而我需要警惕的就是别把自己的无知当成自信,盲目自信。
读完全书,我觉得,认知篇比人物篇更有深度,和人物篇一样,我看过之后才发现,这应该也是第二次阅读此书,对于好书都是需要不断温故知新的。
前一篇:《控诉大会》读后感
后一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