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庄和尚的绘画艺术
(2011-09-03 15:21:15)2000年12月10日下午,寒风掠过,天阴欲雪。首都京广中心大厦内,翰海2000秋“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会上,清代僧人雪庄的《山水册页》残册竟以20万元高价成交,超出估价的30多倍。一时,首都新闻界和艺术界都沸沸扬扬,人们纷纷询问,这位雪庄是哪庙的和尚?是何方人氏?据查,雪庄是清代康熙年间的黄山和尚,自幼在淮安湖心寺为僧,是地地道道的淮安人氏。对此,清代同治年间的《重修山阳县志》有明确记载。
《重修山阳县志》云:“僧传悟,号雪庄,幼事南安老人。诗画与童求、柴村齐名。闻黄山之胜,因往游焉,遍历前后海,值大雪七日,平地厚丈余,僵卧土神祠中。众僧扫雪,出之不死,因即其地,剥木皮结棚以居。远近闻而异之,争致薪米,不肯居,仍居棚中,人因号之皮棚和尚。康熙中召至京,终日酣睡,与人不交一言,诸贵臣往候,皆以睡为辞,逾日放远山。”关于雪庄的生平,《中国画家人名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有其传略,民国《歙县志》、《阿聪笔记》亦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见,雪庄不是一名普通的僧人,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其号“雪庄”就与其初入黄山有关。据载,康熙二十八年(1689),他由太平入黄山,适逢大雪,至清晨披雪立于黄山慈光寺门前,被山僧呼为“雪桩”,此后遂以雪庄为名。清人有诗赞曰:“黄山顶上一奇僧,诗画名高笔墨能,大雪深埋僵不死,木皮棚里悟三乘。”其名除雪庄之外,还有通源、沧溟道者、黄山野人、青溪后学、铁鞋道人等名。
雪庄自幼薙发,出家于湖心寺中,湖心寺乃江淮名刹,地处淮安城郊。其师南安老人,名大依,号睡莲,学识渊博,诗画俱精。雪庄自幼投其门下,学诗作画,为今后的书画创作打下基础。其师兄柴村,名传遐,画得元四家笔意,以擅画著称。由《重修山阳县志》得知,“雪庄的诗画与童求、柴村齐名”,可见已不是一般水平。后又游览名山大川,师法自然,画艺大增。雪庄的书画在清初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清初著名诗人宋荦《西陂类稿》云:“楚州雪庄悟公,住黄山之皮篷,性孤高,有花癖,尤善绘事,时时含丹吮粉,于幽崖邃壑中,貌人间未见花,久之成帙。”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也对雪庄评价较高,其称“方外之侣,其来居黄山者,实繁有徒。至工画事者,僧渐江而后,惟称僧传悟,字雪庄,画黄山奇峰奇卉。”这里的渐江是清初四大画僧之一,是新安画派的领袖人物。雪庄的画和渐江齐名,史载渐江的画以冷峻著称,雪庄的画以隐逸驰名,二人都以黄山胜景入画,但绘画风格略有不同。尤其是雪庄所画黄山异卉,跳出了传统的梅、兰、竹、菊题材,以写生的笔法描绘黄山特有的花卉,这是渐江和当时的画家所不具备的,充分反映了雪庄不平凡的个性。故黄宾虹称雪庄为“清代新安变派画家”。
雪庄在黄山居住前后达三十年,清人汪天与《题雪庄和尚小照》诗云:“雪庄开士居云舫,三十余年不下山。”诗中所言的云舫,是徽州人汪辉为其修建的楼式建筑,在黄山慈光寺附近。雪庄曾画《黄海云舫图》相赠,画上有诗云;“云舫皆因屋似船,晴浮银浪景无边。”看来是座景色优美的船式建筑。雪庄后半生即住在云舫,最后就卒于此地。据载,黄山有雪庄墓塔。清人黄肇敏《黄山纪游》云:“抵太平岗,行六里,过河至雪庄和尚墓。相传雪庄本淮阴人,初至皮蓬,后结茅于此,改名云舫。”清人曹文植《游黄山记》云:“经石人指路,峰行数里,道旁有雪庄和尚塔。雪庄通惮理,精绘画,结茅近散花坞,曰皮蓬。”据载,雪庄墓塔至今仍在,位于黄山炼丹台下,名曰雪庄塔。为今日黄山重要名胜。
雪庄在黄山的绘画活动前后达三十年,他的绘画题材主要是黄山真景和黄山异卉,黄山真景是以黄山松石云海入画,据《黄宾虹文集》“黄山析览”载:清代歙县人汪士鈜著《黄山续志》六卷,“以僧雪庄画黄山图附之。”雪庄在黄山“遍历诸峰,择其至灵者三十二峰,图而刻之,吴荃、吴菘、吴瞻泰皆有序。”名《黄山图册》。黄山异卉是指黄山的奇异山花,因常年生长在高山之上,人类垦植樵柴均所未及。雪庄居于云舫,经年累月寻找奇树异葩,使之入画,名之《黄海山花图册》。清人吴菘辑为《山花谱》,又名《笺卉》,收入《四库全书存目·子部·谱录类》。这是雪庄留下的两部艺术巨作,所展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交流,如今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雪庄的画正是反映黄山自然景观和奇花异卉的文化精粹。从这点上说,雪庄的画具有世界意义,他的画应属于全人类。
除此之外,雪庄的画散落在民间者尚不在少,这次拍卖的《山水册页》即属此类。这件《山水册页》还是残册,本来八开的册页只剩下五开,但却拍出二十万元的高价,由此可见他的作品受到收藏界的喜爱。雪庄是从淮安走出的古代画家,作为他的故乡,应当为此自豪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