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之四十四《麦田》

标签:
瘦马寒竹康斯泰勃尔英格兰麦田斯特拉福特磨坊干草车杂谈 |
《麦 田》——康斯泰勃尔
在康斯泰勃尔的绘画里,郁郁葱葱的绿林、木栅围着的农舍、波光闪烁的小河、金黄色的田野,一切是那么自然真实,那么生机勃勃,亲切朴素,令人陶醉,在画里我们找不到一点儿矫揉造作。他就是用这种清新自然、充满浓厚乡土风味的风格,向当时流行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挑战的。也正是康斯泰勃尔作品的这些特点,使他成为19世纪欧洲风景画真正的奠基者。
1824年得到了巴黎沙龙颁发的金质奖章后,康斯泰勃尔所遇到的困扰就是怎样处理质感的逼真和浪漫主义的辞令。只要现实不再服从于主观性,就会产生逼真,而当浪漫主义的冲动失去了同现实的接触时,他就会从抒情诗人变成修辞学家。尽管如此,他还是创作了一些精彩的画作。《麦田》就是康斯泰勃尔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幅表现普通人平凡劳动的作品。
《麦田》又叫《乡村小径》,是画家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幅画。画里的情节有当地人的生活情趣:一群羊正在绿树荫荫的小路上走着,后面跟着一条牧羊犬。身穿红背心的放羊少年因为太渴了,就趴在池塘边喝水,他把帽子放在手边,这样随时都能抓起来赶路。池塘边的土坡上大树林立,杂草丛生,还夹着芳香的野花。土坡下的树影里,有一大一小两头毛驴在吃草。小路延伸的方向,是一大片等待收割的金色麦田,一个农夫正从麦田走来。天空翻滚着大朵的白云,阳光透过云层洒满大地。画家对家乡的深情充满了《麦田》中的每一个角落。
康斯泰勃尔的作品在内容上主要是描绘田园风光,描绘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在艺术方面摆脱了传统构图和色彩上的窠臼,创造了一种新的描绘方法。他用调色刀把没有经过调配的色块平铺在画布上,使湿润的画面产生无穷的闪烁亮光的点子,后人称这种闪光的点子为“康斯泰勃尔的雪白”。
康斯泰勃尔画中那光影绚烂而又质朴的真诚,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纯朴的现实主义自然观,向人们展现了明净的大自然。在他的画里没有诗情的回忆,也没有理想的修饰,更没有哲理的暗示,他用笔触和色彩表现某种特定的光线、特定的时间和特定景色以及用语言传达不了的东西。康斯泰勃尔爱画春天和夏天,但是不喜欢画秋天。康斯泰勃尔认为春夏颜色新鲜、欢乐。他更加推崇光与色的变幻,而一定时辰内天气变化下的景物也是他愿意描绘的内容。
1829年,英国美术学院迫于压力,选已经53岁的康斯泰勃尔为美术院士。可是就在同一年,他的爱妻得结核病去世了。爱妻的离世对他打击非常大,所以在这个荣誉到来时,他曾伤心地说:“太迟了。”真正能和康斯泰勃尔分享荣誉的人已经离他而去。康斯泰勃尔的生活越来越来越消沉,他再也没有兴趣去寻找新的景色了,后来他经常重画年轻时画过的东西。回到家乡后,忧郁和悲痛的情绪一直笼罩着康斯泰勃尔,但他从没有停止工作,直到1837他因心脏病突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