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思想家稻盛和夫谈“人的本性”

(2014-05-19 22:01:41)

http://s11/mw690/002AdkR1gy6J0sed7oC8a&690

关于人的本性

 

    “人性是善的吗?”常常有人提这样的问题。“性善说”和“性恶说”两种观点会进行辩论。但我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

 

    前文谈到,人借着肉体降临尘世,为了维持肉体的生存,人被授予了六大烦恼,同时人还拥有自由。

 

    烦恼产生于欲望。在原始时代,放在第一位的是“吃”。没有粮食就无法维生。所以,自己能吃饱,能给自己的家族足够的食粮,这就是基本的幸福。

 

    然而,人不能单独生存,或只和自己的家庭一起生活。无论丛林还是社会,都有邻居旁人。因为大家都拥有自由,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旁人或许会来抢夺自家的粮食。如果这样,为了自己获得充分的食粮,为了自己的幸福,人就会依据欲望的冲动采取行动,陷他人于不幸。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把这种可能性付诸实行就是恶。因为有自由,所以可以为所欲为,剥夺旁人的自由;在强调自己自由的同时,陷他人于不自由的境地。人就因为有自由而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他人,对他人作恶。

 

    所谓罪大恶极之人,大体上都是将自己的欲望极度扩张、一味强调自身自由的人。丝毫不顾及别人的人,作恶的可能性极高,而且本人并不意识到自己在作恶,这就更可怕,更难以对付。

 

    赤裸裸地依本能行事,自由过了头,必然作恶,释迦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倡导“要抑制本能”、“要抑制欲望”、“要懂得知足”、“要持戒”。

 

    遵循释迦的教诲,能够抑制自己的本能、欲望的人就是不作恶的人。不仅抑制本能和欲望,而且积极帮助他人、有助人为乐精神的人就是为善的人。

 

    结论是:人依据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既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前进。换句话说,人只要活着,因为具备自由,就有作恶的充分的可能性。同时,只要能抑制自己,不仅不作恶,而且可以行善。因此,需要超越“性本善”、“性本恶”的概念,需要理解手握自由的人,因运用自由的方法不同,既可作恶也可为善。

 

    想要提升心性──就是抑制欲望、积极地众人服务,人就会变善。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持戒、努力利他、努力提升心性,就会不断朝善的方向发展。

 

    正如本书一开头所述,人只要存在就有价值,即使做了坏事仍然有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只是作为构成宇宙一部分的价值,即同无生物、植物、动物同一层次上的价值。

 

    在植物中也有像“藤蔓”一样,只顾自己生长,覆盖在其他植物之上,遮住阳光,使被攀附的树木枯死。动物中也一样,食肉动物为了自己的生存,要猎食别的动物。为了保存自己而牺牲对方。

 

    但这却不能算是真正的恶,它们只是分别拼命求生而已,并未考虑到对其他生命的影响。作为自由觅食的结果,牺牲了其他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自由,可以在自然界拼命求生,这对于被牺牲的对象而言,是作了恶,持这种看法也未尝不可。

 

    而人类现在对地球、对其他动植物,因为过分滥用了自由,正在遭受自然环境这个巨大存在的严厉的报复,或者说,更大的惩罚还在后面。包括环境问题在内,我们似乎听到了地球的呼声:“觉醒吧!人类”。

 

    前面提到过,人类具备思考能力、具备心智,人类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存在,这个说法并不过分。人类立于万物之巅,这也是无容置疑的事实。人类的思想、行动对世界万物有巨大影响,如果思想不对、行动错误,将会给地球母亲带来重大的伤害。

 

    现在,对人类的要求是:作为最有价值的存在的自豪感,以及随之相伴的责任。 然而,在现实中,人类却没有承担起责任,践踏别的存在,杀戮其他动物,破坏自然环境。为什么人类会如此若无其事地大干坏事呢?

 

    我觉得,“人类不过是和其他生命、其他动物相同的存在”这一观点,从结果来说,是贬低了人类的价值。必须再三强调,人类是最有价值的存在,在为此感到自豪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责任,我们必须改变对我们人类自身的认识。

 

    很多已经觉醒的人已在开始敲响警钟。“好不容易来世上走一趟,为社会为世人尽点力吧!”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

 

    人类是能够“统盘考虑地球整体”的唯一的生物,其他动植物都没有这种能力。因此,人类作为最有价值的存在,必须承担使命,为地球、为人类努力奉献,这是非常重要的。

 

摘自《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