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喜欢与小朋友打闹怎么办?

(2012-05-04 14:32: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孩子喜欢疯跑打闹,在许多成人眼里,似乎是个缺点,经常被“勒令禁止”,然而,了解了孩子的特点后,您就会对他的行为给予理解。36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与同伴玩耍,这是他自身运动、游戏、交往的一种正常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所以当他兴奋起来时,就很难平静下来听成人的劝告。孩子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嬉戏,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常常一高兴,就忘了考虑适宜的场合、地点,是否安全等因素,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确让人担忧。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适当引导孩子开展有益的运动与游戏,满足他多种需要。针对孩子体力充沛、好运动的特点,家长不妨与孩子共同选择—块比较宽敞、平坦、安全、便于运动的场地,让孩子知道这是为了保证安全的需要。每周或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约好一两个朋友—起游戏、玩耍,以满足身体运动及交往的需要。家长事先可以给孩子指出活动范围,并提出有关安全、友好做游戏的要求,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追逐、跳跃、球类等喜欢的游戏,放手让孩子尽情地活动。有时孩子会发生碰撞或摔跤,家长不要过分紧张,只要没有大碍,就要鼓励他勇敢地去面对。经常运动的孩子,身体的灵敏性就会提高,奔跑、躲闪、协调等能力都会增强。此时,家长可以当旁观者,观察孩子是否能按要求进行游戏,并对他们的游戏活动加以引导。适当的时候,家长也应该尽量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样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多种需要,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2、增强孩子安全意识,学会在运动中保护自己。保证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是每位家长的第一职责。然而,光靠成人的保护、照料是远远不够的。“健康与安全”不能靠等待和给予,而应让孩子积极主动地获得。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运动中,家长可通过身边正反方面的实例,让孩子获得相关的经验,让其增强安全意识,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才不会受到伤害。如当孩子从电视上或亲眼见到交通事故时,家长要抓住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知道马路上是人们行走的地方,不允许追跑打闹。让孩子了解,并能主动地遵守公共秩序,同时告诉他:玩追逐类的运动游戏,必须在操场、运动场或平坦和宽阔的场地上,这样既不影响他人,也方便自己的活动。
当孩子准备玩运动游戏时,家长不仅要提醒他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同时还要让他知道,跑步时要注意道路有无障碍,注意观看、躲闪过路行人与追逐类的同伴;知道相互之间不可击打、碰撞对方的头部及脸部,不得背后推人等,并根据一些偶发事情,及
时帮孩子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只要家长坚持在活动前提要求,在活动中勤检查,在活动后做评价,孩子就能逐步学会与他人共同游戏,并在运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不伤害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