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长会二十分钟杂谈 |
分类: 二年级小宝在美国-生活篇 |
一年一度的家长会周又开始了。每年Veteran day的那一周就是众所周知的“家长会周” ,除过老兵节放假一天,剩余四个下午全部停课,以确保老师家长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开展会议,故得此实名。
美国学校一学年分为三学期,秋季,冬季,春季。我们学校的家长会通常在秋季班即将结束时召开,后两个学期不设家长会。印象中,国内家长会通常一学期开两回,一学年四回,这里外里差了三回。美国家长会与国内家长会不同之处还在于形式。美国家长会不开大会,采取一对一形式。
这一对一家长会摊到每个家长时长二十分钟。去年和Mrs. Allen会面,因为是那天最后一档,老师没有规定结束时间,我们聊了一个小时。今年我如法炮制也预约了最后一档,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老师临时调换时间,我成为那个下午的第一档。
二十分钟的一对一家长会要聊什么呢?
美国二年级小学生依然没有考试,明年春季班才开始参加一年一度州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考试,也就谈不成成绩了。不谈成绩,那这家长会咋开呀?
在美国,我样样从头学起,这家长会就是其中一桩。上回和Allen老师见面时没有经验,虽然聊了不少,也让老师深入了解小宝,但说多了,问少了,关于学业设置和老师对小宝的改善建议,因为没有问,所以未能知。回家后总结修正,却被告知下一轮家长会在一年之后。
弹指一年,二年级家长会近在咫尺。时间短,任务重,所以事先要做一些准备。我给二年级家长会订了两个目标,一让老师更了解小宝,二让我了解到老师对小宝学业的评价和建议。前者,我准备了两个小案例,后者,我准备了三个问题。
亲历上周家长会,所有的准备皆得以付诸
所选案例一褒一贬。
褒例:老师改变课堂举手答题制度,老师抽取学号来确定答题人。小宝就此与妈妈展开了谈话,当被问及好坏时,小宝说:“这样做很好的,以前我不举手,现在被抽到,没办法了,只好回答。其实也没什么难的,而且答对,老师会说good girl,,即使答错,老师也不骂人,还谢谢我的回答。老师不批评的。”老师笑咪咪听我讲述这段,评价,这孩子的心思挺成熟的,会从事物的两面性来看待问题。
贬例:小宝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兄弟姐妹间,或快乐着他的快乐,或悲伤着他的悲伤,或快乐着他的悲伤,或悲伤着他的快乐的种种相处,不够独立,不管生活还是学习,对我的依赖性大。老师评价,“你是她的天”,原话为“You are the center of her world”。原来老师也瞧出端倪。小宝同学的课堂作文一半以上都提到妈妈,因妈妈喜,因妈妈忧。老师说出客观总结后便打住,没有再往下,好或不好,是谓主观。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在评估学生或家长表现时避免主观意见,也是家长会的一大特点。
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由那一贬例顺势引发。
第一问,如何建立小宝的独立阅读习惯。小宝已经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只是她每次读都邀请我参与。一年级时代,我们分角色朗读,小宝读一段,娘读一段,各种形式,乐此不彼;但这都二年级了,娘还要全程参与,怎么想都觉出不妥。我提出小宝应该自己读书,小宝总是讨价还价,拒不响应。老师的建议是,可以先分开独立阅读和共同阅读,在创建独立阅读时段的同时保留共同阅读;选择合适的的书也是关键,独立阅读的书,难度系数不能太大,同时兼顾故事性。二年级学生,平铺直叙的故事很难吸引她阅读。
第二问,如何强化小宝的语言学习环境。二年级小宝在本班找到一个满口中文的好朋友,于是原本纯英文的语言环境被打破。开学一个月里,小宝张口闭口,“小J说…”,我表面不动声色,心里暗暗着急。从小宝的角度,我完全理解她的行为,一个完全能听懂自己话的朋友,对于处在陌生的环境中(小宝原先一年级的朋友分班时都分开了,老师也换了新的)的宝而言,实属难得的安慰,我想,即便是成年人也抵制不住。我为此作过很多努力,意不在“拆散”而在于引导他们开放地接纳其它的人事物。比如每周出个话题,让小宝带问题上学与其他孩子交流:万圣节前,鼓励小宝收集大家过节的招数,问大家怎么过节的,如何装扮院子,最喜欢万圣节哪个部分,为什么?万圣节后问大家要到几颗糖,最喜欢什么糖,准备每天吃几颗呀?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籍着母亲的本能而为,也辨不清对错。趁家长会听听老师对保护小宝英语环境的看法。没想到这话题一开,老师完全支持我的想法。从她的角度,班级里有两个孩子是用别的孩子听不懂的语言交流,并不妥当。这是一种主动隔离的信号,若不加引导,和别的孩子渐行渐远,再要融合就难了。老师建议我带着她的意见和对方父母谈一谈,双方努力来打破这样的格局。
第三问,如何提高小宝的英语综合能力。小宝上二年级后,我明显发现她上课听讲,或与同学的交流都不成问题了,与我说起学校里发生的事也有模有样,时不时迸住她没学过的单词。这是进步,但同其它孩子相比,她在语言综合能力上的欠缺也是彰显的,这一点从她拿回家的课堂作业就可以发现,阅读理解,听力选择都是她的弱项。
老师说,小宝的表现有时很令她惊喜,就是不够稳定,如果要长期稳固,专项训练是必须的。所谓的专项训练就是把其他孩子从小到大从周围环境中被动学到的知识主动灌输给她。阅读是一项,词汇是另一项。老师给我两本打印出来的常用词汇本。
第一本为“Instant word list脱口而出词汇表”,也就是常说的“Sight word”。老师教我指导小宝回家练习,以不间隔的语速一路读下去,记录错误,不断练习,提高辨识度。一共一千个字,其中前25个字出现频率为所有印刷性文字的1/3。
第二本是形容词词汇表,比如“Sky-蓝天”那一栏里总结归纳出七八个形容,说来惭愧,乍看我也不太认识,以后和小宝同学共勉吧。老师说,掌握这个表,对阅读和写作都很有帮助。
第三问结束,家长会进入尾声,节奏掌握得刚刚好。不过这里要提多几句,以免以后有家长看了照着程式做,却招惹老师之嫌。这家长会呀,一定得让老师主导。,老师开那么多家长会一定形成她固有的模式,若把她的思路打乱了,我想知道的那些事也就乱了。以上两个案例三个问题都是穿梭在老师的介绍中,以不打乱老师程序为前提下进行的,故家长会在和谐美好的气氛中开始,双方就二年级小学生小宝同学的各项表现发表了的意见,交换了看法,最后会议在家长一方诚挚热烈的感谢声中拉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