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在正式工作前必须先经过五年的勤奋学习;一位运动员在成为冠军前必须先经过十年的艰苦训练;一位绘画工作者在成为画家前必须先经过二十年的创新积累;一位投资者在成为投资大师前必须先经过三十年的市场检验。对于立志做证券操盘手或职业交易者的人而言,必须先做好两年基本功训练的心理准备。基础功夫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你未来交易的成败,甚至关系到你职业生涯的成败。此外,读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技术成熟了的基础上,交易者最好还要多读一些国外投资学、市场行为学、博弈心理学、财经政治类、公司经营类、军事类、哲学类等书籍,以开阔自己的思维和眼界,为将来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和交易风格奠定基础。
巴菲特在十多岁时就将家乡图书馆里有关投资的书籍全部看完,在其七十岁有余时还一再劝告他的股东,要尽量地多阅读、多思考。可是,在中国处于转型阶段的浮躁期里,几千万股民开户交易之时,都没有愿意先读完50本投资书籍再入市的,所有人都在忙碌的买卖或分析,所有人都在嘲笑投资理论和现实市场的差距。人们将赚钱的技巧和经验无限放大,漠视金融理论、市场秩序、投资哲学、眼光胸襟等大是大非的问题,同时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资金被股市的潮起潮落席卷而去。
如果你想成为一代投资大师,前面的工作只是你50年投资(投机)生涯中第一个10年的工作,10年之后,你必有自己系统化的投资(投机)理论。要知道,投资(投机)理论比交易方法更重要,方法只是理论的实施手段,盈利只是对理论正确的奖赏。巴菲特、索罗斯、林奇等人光辉的一生,仅仅是他们金融生存理念正确和自身生存习惯良好的写照。没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理念和信仰,交易者就犹如盲人摸象或在汪洋中驾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