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屈原故里天天龙舟擂鼓呐喊

(2012-01-28 22:12:44)
标签:

文化

屈原故里天天龙舟擂鼓呐喊

 

 作者:唐咸武 发布:2010621 来源:桂林旅游网 转载:2012128

  

http://s5/bmiddle/8d0d6d1ag78c25a1fd0c4&690

                       

                        欢快的龙舟在九畹溪深谷间游弋。唐咸武摄

    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境内,与屈原镇隔长江相望的九畹溪,这里十多条龙舟天天擂鼓呐喊,穿梭在绝壁的山峡里,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文化顿时令人油然而生,对屈原、对屈原的故乡肃穆起敬。

 

屈原和屈原故乡

    

    秭归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据介绍,旧城建在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因地势太低,三峡大坝蓄水后将被淹没,1998年搬迁到大坝上游两公里处的茅坪。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1953年,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拍雷、古巴作家、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担任楚国左徒及三闾大夫等要职,掌管国家的内政、外交,是一位忧国忧民、一身正气和傲骨的受人崇敬的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杰出的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但在朝廷,屡遭权*排挤陷害,官僚的楚怀王听信谗言,屈原两次被放逐。楚国缺失贤臣辅助,楚怀王成了七雄争霸时期的秦国的阶下囚,死在异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遭到外敌的蹂躏而义愤填膺,最后含冤投湖南汨罗江而死。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即划船打捞,一直寻到洞庭湖,沿江百姓闻讯也纷纷划船争相划进洞庭湖,加入搜寻屈原的大军,但始终不见屈原。屈原的离世,人们痛不欲绝,纷纷在他投江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以划龙舟的形式悼念他,同时投下粽子,驱逐蛟龙以保护屈原不被蛟龙吞没。
    五月,正持夏天,恶魔虫蛇并出,五月初五被视为恶日,于是,人们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插菖蒲、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以驱魔避害。这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人们忌讳“初五”,把这天称之为“端午”。这称谓和习俗沿袭了两千多年,并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及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今天,欧洲的英国也划起了龙舟,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历史再次证明,人们将垂弃那些*臣贼子,永远纪念爱国爱民的忠良。

 

深山峡谷,龙舟显威

     

    日前,笔者乘坐观光一号豪华客轮夜泊九畹溪。笔者在电脑里搜索了一下,九畹溪位于三峡大坝长江上游南岸20公里处,是长江西陵峡段的主要支流,全长46公里,但只有13公里可以漂流。漂流段又分上下两段,上段是峡谷险滩,适合冒险的人们探险;下段7公里是碧波荡漾的静水,是长江支流的小平湖。这里是屈原魂归故里的所在地,屈原早年在此开坛讲学,植兰修性,留下许多的故事传说。

    早上7时,广播把熟睡的客人叫醒,8时,约200号人列队登上紧依客轮的龙舟候客轮,由每条龙舟管理员安排上龙舟,每舟限载20人。人人穿上救生衣,系好带子,乘船者相互检查,管理员复查一遍,安全措施十分讲究。
    龙舟并没有事先安排谁先谁后出发,哪条龙舟先坐满哪条先开。龙舟如奥运会上狭长的赛艇,长约20米,中间隔着十个小仓,每仓仅容坐两人,伸展着脖子的龙头张着嘴巴,似乎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乘坐。细长的龙尾巴随舟摆动。马达设在龙尾,有专人掌管龙舟航行的方向和速度;船头置一面大鼓,专配一名击鼓手。
    待客坐满,击鼓手扬起鼓槌,马达手立即启动了龙舟,“哒!哒!哒”,龙舟箭一般地前行,男人大声吆喝,女人连成一遍的尖叫,震撼着九畹溪两岸山谷,并回荡着,如一曲美妙的男低音伴奏曲。
    九畹溪7公里的游程有48座山峰,每座山峰千姿百态,高耸入云。高山把溪水逼在深深的峡谷里,天空如开启的天窗,人们的到来,使幽深的山谷热闹起来。大家为此处高峻绝壁的溪岸惊叹,惊叹声一个紧接一个,击鼓手随客人的游兴高涨,擂鼓越来越有劲;客人随击鼓手“咚!咚!咚!”的鼓声而兴奋得一浪高一浪。舟与舟之间相互竞赛,谁也不服输一方。九畹溪沸腾了起来,屈原的故乡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一位游客对笔者十分风趣地说:“屈原如果看到今天欢天喜地的国民,他可能不会投江忧民了”,又惹得大家一遍笑声。

 

龙舟返航,游兴未消

 

     约一小时,游完了全程。回到客轮上,客人游兴未消,“龙舟游”成了客人一直谈话的主题。
    “屈原的投江,给后人带来了强健的体魄,给世世代代的国民带来了欢乐,天天悼念屈原,我愿意”。
    “我是来仰望屈原的,没想到屈原给我们留下这青山绿水的盛餐,我为壮丽的祖国山河骄傲”。
    “龙舟是端午文化的符号,她唤起了中华文化圈的人们高涨的热情,中华文化威力无穷”。
     游客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道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中华文化巨大的凝聚力。
      端午节,去年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文化部在屈原故里又成功举办了首个国家级端午节。屈原,这个世界级名人成了中华文化的化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屈原故里,厚积着灿烂的端午文化,她是炎黄子孙光顾的圣地。

 

               

http://s2/bmiddle/8d0d6d1agb79772786ca1&690


 屈原故里——秭归县城,守望着碧波荡漾的三峡库区。唐咸武摄

 

http://s9/middle/8d0d6d1agb79778650dd8&690

 

一排排整齐的龙舟等候远道而来的客人参与。唐咸武摄

 


http://s4/middle/8d0d6d1agb797818ce683&690

游客井井有序地寻找自己的位置。唐咸武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