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玉重器西周玉璧

标签:
文化 |
王鲁民 大学本科学历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东方古玉博物馆馆长、北京保利拍卖公司玉器特邀鉴定师、义乌市第四批中青年科技拨尖人才、中国注册执业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高级玉器鉴定师。曾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小酷爱艺术品的收藏,涉猎玉器类、瓷器类、古钱币类,特别擅长高古玉器类的研究,对战汉玉器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收藏三十多年来,虚心学习,善于交流,在国内外收藏界、学术界中有一定影响力。
-在研究玉器方面,先后有《玉器收藏谨防四大误区》、《玉的真假鉴别和收藏》、《高古玉的鉴赏与收藏》、等二十余篇文章在国家级、省市级以上报刊中发表,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专家及收藏界的认可和赞赏。其中《玉器收藏谨防四大误区》被国家最权威新闻媒体新华社——经济参考网及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国家艺术网、新浪网、搜狐网、台湾、澳门,美国,英国等300多家知名媒体转载。文中观点被玉器界广泛釆纳,玉器论克卖的时代正式确立。《国玉重器-西周玉璧》一文在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国收藏家》第85期刊出。玉石文化《玉字的来历》一文,在百度点击率超过几千万人次。西周距今2700年历史,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治玉工艺水平在我国玉石文化五个时期中位居第三,琢玉水平达到第一个顶峰时期。西周玉器在收藏界中称为“玉三代”,汉代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
高古玉的收藏一直是收藏界中的翘楚,因为稀少而深受收藏者的追捧喜爱。目前高古玉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时代特征的进一步深刻认识,估值越来越高。高古玉中的孤品、精品,按年份计算每年估价达到2000元。普品、残品价值每年200至1000元。如一件西周时期精品玉璧估值至少500万元以上。由于高古玉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提高,仿品赝品很多。本文就如图所示西周玉璧中的一些特征,分享给广大收藏爱好者。
西周时期琢玉工艺水平较为发达,玉器种类不多,主要有礼器和佩饰两大类。礼器中有壁、琮、璜、戈、斧等。佩饰中有鱼、鹿、鸟等。
料:西周时期在用料上较为讲究苛刻,可能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宫廷用料大多都选用新疆上等和田玉。但兵器中也有近似独山玉等地方玉。
工:西周时期由于铁砣工具的使用,治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琢玉工艺水平有了巨大转折。阴线纹饰开始出现相互勾连,阴线一面磨成坡状,“一面坡阴线"是西周玉器的典型琢工。图中纹饰一面坡阴线十分明显,阴阳结合、刚柔相济、立体浅雕。凤凰雕刻栩栩如生,治玉水平达到史上巅峰时期。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纹:西周玉器中的纹饰主要有凤纹、雷纹、重环纹、涡纹。从图片中清晰可见玉器上琢有尾长如孔雀,头上有大冠且弯啄的鸟形即为凤纹。两凤相对环绕整个玉璧中,形同八卦。宛如人在仙境中一幅美画。反映当时帝王在宫中享受龙凤飞舞的奢靡生活,也显示着当时民众过着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生活。验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八卦之说,极有可能起源于西周的说法。
沁:玉器受沁,一是入土年久,受土质酸、碱强度以及腐蚀物和入土时加入水银、朱砂等渗入和渗透现象。二是玉器受沁程度大小大多与玉质本身有关,地方玉由于致密度低玉质差很容易受沁,玉质越差年份越久,越容易沁入玉的肌理。如典型的水银沁、朱砂沁、石灰沁大多都是地方玉。致密度很高的新疆和田玉在酸、碱性不高的
http://s13/mw690/002A4irKgy6LmNAezjmec&690
土质或在干坑中沁很难进入玉体,无论多少年份都不会产生典型的沁色,更不可能沁入肌理,只会形成厚重的包浆。图片中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玉体表面有凹凸不平现象,这是由于经过2700年长期把玩或埋藏土中表面出现磨损。但包浆油脂感十分强烈,工痕底部与表面一致具有非常柔和自然玻璃光泽。这是仿品无法仿造的主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