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学习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或两位数的计算,几乎每节复习课上都会问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其实在新授的时候,我已经和孩子们归纳了一些注意点:(1)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满十进一。这些注意点是孩子们都知道的,而当我问道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还会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一说自己的注意点:横式的得数不要漏写;小1不要忘记加;题目不要抄错等等。当然,能说出这些注意点的孩子们,其实已经学会了“小心”,但是当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时,依然正确率不高。于是我在想,似乎不该再问孩子们要注意些什么,而是该问问自己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些什么了。
(一)将“做计算”变成“说计算”
曾经有一届学生,我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比较强调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步骤,也就是课堂上的每一道练习完成后都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步骤,如:
347+256=
3 4
7
+ 2 5 6
鼓励学生像这样说一说:先算7+6=13,进一写三,再算4+5+1=10,进一写零,最后再算3+3=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的孩子并不是不会算这个题目,只是在计算是会丢三落四,而让孩子们默默地去检查,一遍遍地把错误的作业退回去,得到的结果也只是“错哪了?为什么错了?”或是为同桌和同学。而如果将孩子留在身边,让他们把计算步骤说一遍,大部分孩子都能找到自己错在哪里。这是个好方法,也会鼓励孩子们这样做。
(二)充足时间的课堂作业
做老师的都知道,老师嘴上说的“课堂作业”,往往是不能完全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需要占用孩子们中午或者课间的时间。看了看最近6次的课堂作业,两次完全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无论是书写还是正确率都比较高,而其余4次作业的正确率都不高,尤其是会出现抄错题目、漏写横式得数的现象。于是我对自己说:“课堂作业留给课堂!没有时间,宁可不做!”错误的练习、匆忙的练习、应付的练习,相信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收获。
(三)给孩子一些计算的技巧
今天教学连加的时候,在新授课前用1+9+5=、2+8+6=等这样的三是向孩子们介绍了“凑十”的技巧,孩子们听得听开心的。而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断地提示孩子们:“个位上的计算能简便吗?”鼓励孩子们将凑十的方法用起来,因为这个方法不仅能让孩子们计算地快一些,也能更正确。其实在连加这部分教学中,不仅有凑十的方法,还有用乘法口诀来计算,比如说268+268+268=,就可以鼓励孩子们用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来计算个位上的数。其实这些技巧都是能帮助孩子们提高正确率的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