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首期盼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了,每年到这时我总会在博客上写上点什么,纪念那我逝去的青春,可能是越失去什么越觉得失去的东西难能可贵,我是高考失利的人,总觉得高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现在有很多网站关于高考信息方面新闻的评论,半数的认为读书无用,高考罪大恶极,我觉得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是高考的失败者,没有从高考中获得既得利益,所以会对高考咬牙切齿。没错,高考成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的人可能没有比得上一个没有考得上好大学的人发展的好,说白了可能赚钱不会太多,这也是事实,因为出现这么一个凤毛麟角的人物是很能吸引人眼球的,无论媒体还是社会上的人都怀着一颗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心大肆宣传,博人眼球,对那些从小优秀长大发展前景好的人熟视无睹,因为感觉那些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宣传价值,一些心理阴暗的人也觉得这些人过的比自己好也没有什么优越感,反而自卑感特强,所以就自甘当起了哑巴,比如北大生陈生毕业后也像北大生陆步轩一样选择了卖猪肉,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多数人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在冷眼旁观,说三道四,得出的结论是北大生不过如此,和我一样的卖起了猪肉,可当陈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开设了100家猪肉连锁店成为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的时候这些人集体选择失声,而那些笑话他的人还在街边摆着小摊卖他的猪肉,这就是区别。知识就是财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可以选择不是大多数人认为应该选择的安逸生活和工作,但无论他们干什么多数都会出类拔萃,就当事人本人而言读书多应该是99.99%比读书少容易取得成功,如果你非说谁读书多也没我有出息,我信,但我更信如果那人不读书可能还赶不上他现在,如果你多读书应该比现在还好。而已!说来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我的观点----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功先读书。
在朋友圈里,也发了好多的对高考吐槽的段子,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为什么大家都对高考作文感兴趣,最让我信服的答案在这里:因为离开学校这些年,唯一还能看得懂的题目也就是作文了......曾经我们能做三角函数,解多元高次方程,能背文言文,虽然英语也不太好但也知道either
or和neither
nor,会画大气环流图,再往前我们能背化学元素表,知道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看得懂电路图,知道牛顿三大定律,知道细胞结构。但现在都叫故事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也不知道我们的脑袋都发生过什么事故......
而今天,很多小伙伴都表示今年连作文题目都看不懂了,看看山东的作文题目:乡间有句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说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院子里的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他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我真是给跪了,以我的理解就是这次想让考生讨论结果是不是最重要的,这位爸爸告诉孩子对现象和过程都不必过度在意,最后看结果就是了,只要是结果是好的,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和目的,就不必在细节上太纠结。可百度出来的结果却是:顺其自然。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2EN00SIGG.gif这篇作文题目出自于林清玄的《无风絮自飞》,他的观点就是父亲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在人生一切关系的对应上也应如此,一个人要站稳脚跟,努力的向上生长,有时不免和别人纠缠,又有什么要紧呢?不忘是自己的立场和尊严,最后就会结出果实来,当果实结成的时刻,一切的纠缠就不重要了;另一个其实就是自然,万事万物都有自然的法则,遵循着自然的发展,常回头看着自己的脚跟,才是生命成长的正常态度,种什么样的因会结出什么样的果,是必然的,丝瓜和肉都虽然无法分辨,但丝瓜是丝瓜,肉都是肉豆,这永远不会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丝瓜结出丝瓜,让肉豆长出肥硕的肉豆!我的第一感觉是第一种观点,看来我还行,让我考的话起码不会走题,百度是林清玄的第二种观点。
我有个计划,从今年高考开始,我每年都和水晶开始讨论高考作文,看看他的观点是不是能跟上形势,我的观点对吗?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