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起床,迟到啦!”、“赶紧吃饭,别磨蹭!”、“马上做作业,别玩了!”、“你真笨,这道题都会错!”、“现在就练琴,快过来!”、“立刻关灯睡觉,9点啦!”看到这些话语是不是似曾相识?是否感觉有自己身上的味道?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家长,用自己的浮躁来烘焙一个将来也会浮躁的孩子。
现在的社会整体感觉就是很浮躁,很少有人能够心平气和的去做一件事情,很少能够很淡定的去面对每一件事情,好像都在赶场,巨大的生存压力压得每一个上班族都抬不起头,落到孩子身上就会有一种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命运,不要长大和自己一个样子的想法。所以深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每一天和孩子第一句话就是一种浮躁的命令。这样时间久了就会伤害孩子。
其实偷懒磨蹭是人的天性。仔细想想,不仅是孩子,很多大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有磨蹭的毛病。不是吗?领导交给你的工作,你是不是很少立马就干,而是能拖就拖,直等到必须得交,实在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不得不熬着通红的眼睛,挑灯夜战仓促完成呢?这是很多成年人的工作光景。我们之所以感到孩子到不到自己的要求是因为我们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比如你让孩子刷牙,正常速度3分钟就好,孩子就含着牙膏看书去了,所以你感到磨蹭;孩子吃饭,你自己十分钟就吃好了,非得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立马吃完,因为吃晚饭你要看《中国好声音》。。。。其实所有的一切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水准来要求孩子的所以才感到孩子的速度很慢,从而误人误他是在磨蹭,其实反过来想一下等孩子在住十几年你会不会还和孩子比这一切?孩子会不会认为你在磨蹭呢?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从小给孩子事事包办,不允许他插手,等他需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就希望他能够立马进入正常的状态,可能吗?对于几岁的孩子,家长往往缺乏耐心,觉得与其让他自己做事,还不如帮他做更省时省力。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惰性也会因此越来越强,什么事都想着总会有人帮忙,不愿自己完成,当然他也很难自己主动去完成作业了。对此,还是那句老话,别总想着打鱼给孩子吃,而应当把打鱼的网给孩子,让他自己学会打鱼,等他想吃时,他就不发愁了。
所以,我们之所以感到孩子在磨蹭,是因为我们家长的浮躁。担心孩子比不上这个赶不上那个,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来和别的孩子长处相比,甚至和我们家长自己来比,其实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切事情慢慢的来,一口吃不出胖子,但相信胖子是一口口吃出来的,我们家长只要耐心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