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向阳》教学反思
这节课带给了我这“意外”的收获,更从中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一、“活”用教材,善于质疑,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凭借,但它只不过是“例子”,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知识的闪光点,敢于向书本知识提出疑问,这才能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做到“活”用教材,即“用教材去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善于摆脱已有教学模式“形”的束缚,根据当前的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理解与尊重,随时根据学生的学法对自己的教法作出调整,努力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当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条件的创造者,同时又是一个积极的鼓励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动手操作,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生生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与整合。正如科学课程标准所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所以在本课中重视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施,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合作互动,在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选择中不断评价自己与同伴的学习行为,不仅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更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增强了科学探究能力。
最终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更是带给了我这么多意外的收获。其实,不仅孩子们开心,最开心的还是我。因为孩子们以科学的态度终于弄清楚了争议的问题,更使我看到了学生在科学探究上的可喜进步,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