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 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基础教育改革越来越向纵深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一部分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新《纲要》)颁发以来,幼教界掀起了改革幼儿园课程的热潮,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价值重新定位,“基础”不再简单地被理解为“读、写、算的技能”,而是被理解为“一身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新《纲要》指导下,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变化。它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重视教学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关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我们现在所上的活动基本都是来源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这本教材书,《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在课程目标上,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学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中。《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主题为主线,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这一课程展示出幼儿的发展是在多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是在显性和隐性的环境中诱发的;是在家园合作的影响下统一地连续发展的;“幼儿是课程的主体”
我们前三周活动的内容都是围绕《幼儿园真好》这一主题开展,现将这一主题的主题说明与大家分享,以便我们更好的家园互动,让我们的孩子更快的适应集体。
主题说明
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这意味着一天中的大部分活动时间,幼儿面对的将不是他在家里熟知的一对一式或者几对一式的交往。我们知道,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想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个性迥异的幼儿融入一个群体,确非易事。他们会面临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学习独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听讲,安静地坐一段时间等。让我们营造爱的环境,帮助他们愉快地走进幼儿园,说声“幼儿园真好”,让幼儿园在幼儿心目中变得可爱亲切吧。孩子将融入到第一个主题活动《幼儿园真好》中,活动开展三周,我们坚信,幼儿会沉浸到有趣的集体生活中,体验老师和同伴带给他们的快乐。
主要目标
1、产生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2、能初步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吃小点心、玩玩具等。
3、能跟随着老师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及欢快的情绪情感。
4、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与他人分享自己喜爱的物品。
5、能使用礼貌用语,萌生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愿望。
6在演唱、学唱的过程中更加喜欢唱歌。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7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8懂得好朋友要友好、合作。初步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家园联系
1、入园初期,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使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2、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使其逐步养成按时起床去幼儿园的习惯,不要迟到。
3、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名,鼓励孩子用语言告诉教师自己的需要,如喝水、如厕等。
4、培养孩子饭前、吃东西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养成坐姿端正、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的进餐习惯,以及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
5、家长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睡眠时间、饮食状况等。
6、在家让孩子尝试自己穿衣、穿鞋、整理玩具,逐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7、多与孩子交谈有关幼儿园的事情,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关心孩子结交新朋友的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