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贤当自举

(2011-11-13 08:52:23)
标签:

经济学革命

杂谈

            大贤当自举

                                

                                             -—人民经济学者 栾中校

                                  

古人,尤其古代圣贤人,说过很多很多激励当代与警示后人的著名话语。长一些的通常叫经典,短一点的则习惯称箴言。在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国,负责教诲人的师傅或师爷,那是一个重要行当。甚至,可以围着黄马褂转悠,大学士们就专业陪龙子龙孙说这种话。而且,那里的古人云,总是烟雾缭绕!

但古圣贤们,也确实存在把话没有说到位的或者时候,或者地方。还经常因为话说不到位,往往于关键或要害部位偏瘫。用现代话说,是不作为。用东北大众话语言表达,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千万不要误会经典与箴言,他(她)们尽管虎背熊腰或亭亭玉立,但也不是总攻无不破、战无不胜,也有不好使的时候!

以“举贤”为例,古人说外举不避贤、内举不避亲。此经典箴言,显然漏掉了一个最关键情形未说。什么关键情形,它没说呢?外举不避贤,是说只要贤,多疏远都得举。内举不避亲,更是主张举贤不避如何亲近。当然,也包括如何亲密!古人在这里所云之道,是无条件的唯贤必举,这东西理当很重要。但是,于举贤,它也是铁路警察,还大有管不着的地方。而且,那里的盐还特别贤(咸)!

若这个贤太贤了,以致贤到其贤世上没有人知道与懂得,也就是说,他之贤无人知,这种情形古人云的内举与外举,显而易见,全都不好使,集体失灵了。换言之,黑马贤,别人没法举,因为别人不认识它。没有哪位古贤说过,别人不认识或无法被高效率低成本认知的贤,究竟该如何举!

当然,不举,既不行,更有害。第五次反围剿超贤毛委员被不举,结果红军败过湘江,损失兵力一半4万还多,又无奈被动万里长征。你不举黑马贤,老白马跑不动了,甚至多都生老病死了,那可如何是好?!现实不好办的是你若举贤无方,人家便要“不贤举不贤”,最挠头与最糟糕的则是“腐败举不贤”。

有网民说,腐败官员选拔干部,也有“四项原则”。一起扛过枪与一起下过乡,这两项问题不大。一起分过脏与一起嫖过娼,那问题可就变了质了,说多严重有多严重。经济学问和经济学问家的贤与不贤之事,问题不是不少,而是大得不得了!

第一,执政的现代庸俗经济学原理,被实践加速破产。第二,主流经济学家与精英学者判断,已经日益失灵。第三,他(它)们虎死威风不倒,本不白马却借道洋博士、博士后、专家、学者、教授伪白于世。虽不可一概而论,然阻挡黑马出道效应,尤为严重。经济学黑马人才如何浮出水面,尤其如何成功对接服务国家与世界,栾中校坚定以为,并坚持大声说,大贤当自举!

大贤当自举,就是自己举荐自己。经济学自己举自己,和国外竞选总统不一样。中国文化,尤其不允许自己说自己经纶满腹,这样说会被注解为王婆卖瓜,惯常多都是些鄙人不才等等口是心非卑词!因此,经济学问于传统文化道德专政的国度自举,尤其于外部西学铁壁合围环境下自举,那是格外需要勇气与担当、本领与智慧、道德与品行,更需要心底无私天地宽,或技高人胆大。

高尚、正大、阳光的“自举”,与要官、要权、要钱那些争名夺利蝇营狗苟,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栾中校虽然不贤,即不是名人教授与著名经济学家。但是,栾中校研究的经济学问,确实不乏最前沿与最高端、最实际与最实践,还立于世界巅峰,前后无人。至少,201111月的现在,还依然如此!                     

栾中校也深知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与谦逊,乃中华民族之美德。但是,美德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所缺德。甚至,在条件天翻地覆变化时,还不失缺大德!你明明知道救国、救民、救世经济路在何方,可就是惧怕张扬与不谦虚,而不肯首先出大手力排众议断然指路,那能不属于缺德吗?!

为可以照亮中国与世界的济世经济学问灯火不熄,早日挽碳发展狂澜于即倒,栾中校强烈主张自举,还要不达目的誓不休地一番番“自举”下去,直到成功举。因为,再不如此,一则,革命性学问发现与创立者难以继续前行探索,二则,即便已经有所成就,可孤立无援下,必然星星火难燎原!

   

   

                                              20111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