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30ZH00SIGG.gif芜湖一中老校区素描之二十四
芜湖一中人
蒋小蜜
蒋小蜜者,蒋蓓也。蒋蓓老师1996年从二十二中调入芜湖一中,就加盟我们年级组,和我们一起担任高一班主任。当时因为全年级7个班级,班主任中只有她一个女教师,又最年轻。于是田苗就随口称其为“小蜜”。
对年轻女性来说,“小蜜”这个词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我们每次叫蒋蓓老师为“小蜜”,她都乐颠颠答应,并不以为忤,说明蒋蓓老师是个很随和开通的人。
http://s4/bmiddle/4a6e5149gbd22521c6c83&690
这是1997年我们带学生到杭州春游时,在九溪十八涧和小蜜的合影
蒋蓓老师是个很细心的人,担任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生活状况都了如指掌。和她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从来没有看见她大声呵责学生,找学生谈话,总是和风细雨,体贴入微。由于她工作做得细致,加上年纪又轻,和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代沟,所以没多久就把班级搞得生机勃勃的,不像老苗子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学生成天搞得战战兢兢。
在教学上,蒋蓓老师谦虚好学。那时我们年级的化学老师都很厉害:庞定亚、沈克明、童顺奇,都不是一般人物。蒋蓓老师原来所在的二十二中是旅游职业学校,学生根本就不重视化学,在那样的教学环境里,蒋蓓老师自然不可能形成多么深厚的教学素养。调到一中后,面对那么多聪明好学的学生和同备课组那么多富有教学经验的化学老师,蒋蓓老师自然感到压力很大。但是,蒋蓓老师不急不躁,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取长补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她所教的班级的化学成绩也逐步提高。形成最鲜明对比的是教我们班级化学的童顺奇老师。童顺奇老师聪明绝顶,思维是跳跃性的,上课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学生都给他忽悠得云山雾罩,都非常佩服他那天马行空似的教学思维。特别是到了高三复习时,高考模拟试卷中出现很多化学难题,他解起来都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蒋蓓老师因为是第一次教高三,解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难题自然是很费力,于是她就不断的向童顺奇老师请教,童顺奇就一题一题的点播她,蒋蓓老师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通,然后就到班级再去点拨学生,当然她本来就是一个很细致的女教师,点播起来也细致入微,那些难题经过她的点播,很快就被学生消化了。而童顺奇老师由于聪明绝顶,觉得学生也和他一样聪明,所以每次在班上讲题目遇到难题总是运用围棋术语(童顺奇围棋下得很好,大概能达到业余四段水平)来表达:“这一题嘛,选A不舒服,选B舒服。至于这一题嘛,那显然选B就不舒服了,选D当然更舒服啦。……”
诸如此类,经他在高三复习中的不断“舒服”、“不舒服”,我们班结果在1999年高考中,化学班平均成绩也就自然落后蒋蓓老师班一大截了。
除了当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细致外,蒋蓓老师在其他方面也以她细腻的女性作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那时班主任之间非常融洽,节假日我们经常自发组织短途或长途旅行。出行之前,需要带什么吃的、用的,蒋蓓老师总是能事先准备好,从来不要我们烦心。蒋蓓老师的儿子黄灏洋那时才六七岁一丁点大的小屁孩,一路上蒋蓓老师也从不拖累我们,有时还要帮助我们照顾孩子。比如褚华女儿褚婧因生她老爸气而流泪了了,蒋蓓老师就去安抚,讲一些开心的事,不一会儿,褚婧就破涕为笑了。记得1997年我们一群人谒曲阜、登泰山、游济南、玩青岛,然后渡海到上海,一路上蒋蓓拖着小黄灏洋,跟我们一起爬山涉水,一路风尘,吃了许多苦,也欣赏了一路的美景,收获了因同甘共苦而形成的那种难能可贵的友谊。还记得1999年在黄山市驻点帮助1999届学生高考录取,我把女儿也带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忙得焦头烂额,我根本就顾不上照顾女儿,要真心的感谢蒋蓓老师,是她细致入微的关心我的女儿,同时也培养了我女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记得2002年7月17日,我在长江遇险那一夜,是蒋蓓老师和顾红老师在悉心安慰我妻子,顾红老师慷慨激昂,蒋蓓老师款声细语,一刚一柔,把我妻子躁动不安的情绪安抚下来。
蒋蓓老师个子高挑,身材既苗条又健壮。她幼年在上海生活,从小受过专门的游泳训练,游泳姿势规范,比我这野狐禅似的游泳姿势要好多了。
蒋蓓老师,我们亲爱的小蜜。我们相处的那些美好镜头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愿你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