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
(2015-02-04 20:34:21)
标签:
文化 |
判断版本的优劣,一般来说,看其刊刻时代是否较早,收录内容是否齐全,校刻是否精善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部丛刊>里的版本一般来说都是较好的.
另外,可参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等一些版本学方面的专著.
說的對,一個好的圖書館是養成好的文獻學家的必要環境條件,因此評鑑一所大學,乃至一個國家的“識見”程度,圖書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坊間許多版本學或文獻學的專著,大底是一般原則性的談法,過去中國出現的一些學問家與藏書世家難脫關係。嚴復孫子嚴靈峰之所以編了許多叢書集成,乃是來自自家藏書,敝人就讀台大期間,深受其惠,益知“日益之學”,無良好的經濟與文化傳統,勢難成長與賡續;當然,“日損”之學則不同。
一般古籍先找到最后的勘定者,会有校勘记提供各种版本优劣。至于找到这些版本,要靠陆续出版过的各大图书馆的古籍善本目录为主了。丛书综录、四库提要等书可做参考,但现在不适于为了点校而找到不同版本之用了。
《书目答问》所记版本多是一些通行易得之本,当时藏书家家藏善本,多秘不外示,但有藏书目录可资参考。
现在一般查版本,多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等。
yuantian 2007-5-12 18:36 查原书 查目录 查提要序跋题记 1 查原书 2
查目录
3查提要序跋题记
如《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古籍古本书目提要》、《宋版书叙录》等。
大家何以不提翁连溪编著的《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线装书局,2005年)?
事实上,这套书完全可以取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1、该书收集古籍善本全,共收录了善本书目6024种,比《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目录增加了15%左右。
2、更具权威性。该书增加了版本信息,对所选书目的著者、版本、刻书年代、行款及刻书者,均依据相关馆藏资料,做了详细的介绍。
3、更具实用性。该书编制了四角号索引。同时考虑到多途径检索方便,还编制了书名四角号码的笔画字头检索和汉语拼音字头检索。
4、该书注明了藏书单位。凡收入该书的书目,均标明了藏书单位,这些古籍善
本书,分藏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800余家。一书在手,中国古籍善本分布情况尽收眼底。
鉴别古籍版本琐谈
要找到古籍的不同版本,首先要利用各种工具书,如上述各位朋友所言。其次,还要学会鉴别古籍版本。鉴别版本,首先可以古籍本身原有的记载和特征,如书名叶、牌记、版心的记载,字体、避讳、特殊用字、行款即版面的行数及字数等刊行风格等时代特征;第二可以根据古籍成长后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特征,如后人的批校、题跋、藏章等;第三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古籍版本书目及古籍书影图谱。
古籍版本目录专著:如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首开记版本之先河,清钱曾撰《读书敏求记》专录宋元精刊,江标辑《宋元本行格表》以记珍本书籍之版式,叶德辉著的《书林清话》也以记载版本见长,均是借以辨别版本的重要依据。此外,解放后此类著作还有《元人文集版本目录》周清澍,南京《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巴蜀书社年版《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施廷镛、李雄飞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等版本目录。古籍书影图谱,书影是选择某些版本的一二页,加以影刻或影印,并汇编在一起。书影既保留了古籍的原貌,又记录了诸多的古籍,因此在版本、目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从杨守敬以影刻的方式刊刻《留真谱》一书以后,书影的出版不断涌现,举其大者有《寒云书影》、《涉园所见宋版书影》、等。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书影》、浙江嘉业堂刘翰怡《嘉业堂善本书影》、南京国学图书馆的《盋山书影》及北平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善本书影》;解放后有北京图书馆赵斐之、冀淑英编的《中国版刻图录》、吴希贤的《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中国书店《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潘承弼、顾廷龙编《清代版本图录》黄永年、贾二强编等。《中国版刻图录》可谓集存世善本书影之大全,《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收录宋之后历代精粹余幅、多种,其中有宋元罕见本种、明代刻本地、抄本、活字本、彩绘本、套印本、贝叶写本种,清代善本多种,明清珍本医书种。
另外,北京图书馆自年起,出版了一套《珍稀古籍书影丛刊》,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书影著作,包括:
1《铁琴铜剑楼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一,江苏常熟瞿绍基编,收书影种。
2.《盋山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二,《盋山书影》收书影种。山图书馆所藏善本出钱唐丁氏“八千卷楼”,以丰富而精善的珍秘宋、元刊本著称。民国十七年,盋山图书馆精心择取馆藏善本书页汇编成《盋山书影》,石印出版。全书以四部分类排列,分二辑。第一辑为宋本,收书影三十四种;第二辑元本,收书影九十一种。每种书择取一至五页不等,均附有馆长柳诒徵撰写的识语,详尽介绍原书的编纂、版刻、流传及页数、版式、行款等。
3.《涉园所见宋版书》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三,陶湘等编。
本书内含:文禄堂书影、王文进编、宋元书式。《涉园所见宋版书影》共两辑,第一辑收书影二十三种,第二辑收书影十六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进行分类与汇编,收录了原本的牌记、序跋等。
4.《嘉业堂善本书影·故宫善本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四,刘承幹编。五卷,收宋、元本书影种;《故宫善本书影》三种:《故宫善本书影初编》,收书影种;《故宫善本书影》,收书影种;《重整内阁大库残本书影》,收书影种。《留真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五(清)杨守敬编。本书由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藏
书家杨守敬编刻,是覆刻部分宋元本及日本森立之影摹古抄本而成。《初编》12卷,收书影319种,分经、小学、史、子、医、集、佛、杂8部编次。《二编》8卷,收书影约一百三十种。
6.《访书余录》,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六,(日)和田维四郎编,本书编者从日本正仓院、内府、社寺、图书馆及缙绅所藏书中精编而成。所收书分为四类:一为旧钞本及其标本,收书影四十二种;二为古为写经及其标本,收书影四十一种;三为古刊本及其标本,此类又分二种,一为古刊佛书,收书影五十四种,一为佛经以外的古刊本,收书影六十八种:四为活字本及其标本,收书影三十七种,於每一类,编者首先总述此类的基本特点,其次附以书影,每种书影一帧或数帧不等。此书是研究日本刊刻汉籍版本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两种书目前论坛上均可下载。
这些书影或以版刻类型为主题,或以版刻年代为主题,给我们提供了最直观的古籍版式。
《四库全书提要不讲版本,应该使用《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很快山东大学杜泽逊教授的《四库存目标注》也要出了,可以参考
二、再问:如何得知一本书已经亡逸,如何确定何时亡逸? 查《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
《古佚書輯本目錄附考證》是一本有用的參考書,不過它僅僅彙集了亡佚而有輯本的古書目錄,至於想要知道那些書是後代完全沒有輯本的佚書,這本書可能就幫不上大忙了。
还可查《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
各位的意见都很好,但是,要了解一部古籍有多少版本,现在还没有一个权威、完善的工具书可资利用。针对一部书而汇集不同版本的工具书实际应该算是巴斯光年先生提到《简明四库目录标注》,惜乎著录版本太少。其他读如《丛书综录》《中国善本书目提要》等虽可资参考,但究非专门之书。正在编纂的《中国古籍总目》或可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参考。
此外,一种古籍常常要划分为不同的系统,譬如《玉台新咏》,明小宛堂本与清吴兆宜注本之底本就属于不同的系统,有些同一种书的不同系统之间内容差
异是非常大的,学习者不可不明。
我觉得《中国丛书综录》和阳海清的《中国丛书广录》很重要.另外,和种私家目录,如傅增湘的《藏园丛书经眼录》以及《吕亭知见传本录》等都很重要.
现代出版的目录来说,中华书局版的《1911-1984影印善本书目录》和《1949-1992古籍整理图书目录》对您会很有帮助.
察看《中国善本书总目》及其类似数目;察看专科专门书目;查各馆藏书目。
大家何以不提翁连溪编著的《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线装书局,2005年)?
事实上,这套书完全可以取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1、该书收集古籍善本全,共收录了善本书目6024种,比《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目录增
先生提到《中國古籍善本總目》一書,這確實是一套難得的好書,許多以前不見著錄的古書,它都一一收錄了。例如大陸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所典藏清惠棟纂輯的紅豆齋本《尚書大傳》,前此各種版本書錄性的書籍都不曾著錄過,而《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卻頭一遭加以著錄,真可說是破天荒的事。從這個小小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這套書的價值了。
另外,古代原本散處各個藏書名家手中的善本書,如今多數都進入了各大圖書館和專門的學術研究機構,而現在的網路十分發達,透過網路聯上各圖書館、研究單位的網站,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以個人的經驗來說,在《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尚未出版之前,個人就知道海峽兩岸國家圖書館的善本書室裏各自收藏了惠棟輯本《尚書大傳》前後兩個不同的寫本,這完全是拜網路搜尋之賜。所以論壇諸友如果對古書的版本有興趣,除了參考樓上諸友所提到的各種目錄書以外,勤上網路搜尋,會是另一條可行之路,不妨試試。
中国国家图书馆网页上的检索系统可以根据你的不同要求查寻各种版本
医书可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91)
古籍图书,其版本多者过千,少者孤本独传,情况很不一样。就一种古籍而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个版本,可以通过公私藏书目录(包括史志目录及贩书目录等)及序跋(不过序有时不太可靠,有过文集中有某书的序,而事实上其书并未成书,只是著者有此打算,并请人写了序言的情况。某些方志中亦有有目无书的情况)了解,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根据公私现藏目录按图索骥了(请准备大量的银子,否则别指望复制。有时即使有银子,也未必能复制。公私所藏,秘不示人的情况并不罕见)。
看版本目录是必要的,但最好还是直接到图书馆看看去。
学生以为,应该先学习一些文献学的入门知识。如张舜徽先生的书,然后再看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补正》,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清代乾隆之前的书籍了。其后至民国年间的,我看《续修四库全书》的目录就不错。至于以后的新书,可以看新书目。(国家图书馆的目录最全)。如果要研究某一个方面
的内容,就要看专门的书目。如先秦文学史料学,《楚辞要籍题解》等。
《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和鲁惟一的那本书现在是我的案头必备,不错的书!
宋元明清各种书目、题跋等等。最大众化、直接有效的是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贩书偶记及续编
关于古籍版本,有一本关于版本的工具书可参考。 即罗伟国、胡平编的《古籍版本题记索引》,国学论坛即可下载。
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高路明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古書版本常談(插圖增訂本).毛春翔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輯.中華叢書委員會印行 汉籍善本考.日.島田翰撰.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近現代新編叢書述論.林慶彰主編.臺灣學生書局印行
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灣學生書局印行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沈津著.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目錄學.大陸雜誌社編印
目錄學考訂.大陸雜誌社印行
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1900-1993).林慶彰主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清代文獻學簡論.葉樹聲、許有才著.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
1949-1986.李泡光主编.中华书局1988
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劉兆佑著.臺灣書店印行
四庫全書概述(增附五種本).杨家駱著.中國學典舘復舘籌備管理處印行
四庫全書簡論.王樹楷著.臺灣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提要稿輯存.清.沈初撰.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四庫提要分纂稿.翁方綱撰.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圖書文獻學論集.胡楚生著.臺灣學生書局
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葉國良編.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文獻學.洪湛侯著.藝文印書館印行
中國大陸古籍存藏概況.潘美月、沈津編著.臺灣學生書局 中國古代目錄學簡編.羅孟幀著.木鐸出版社印行
中國目錄學.昌彼得、潘美月著.文史哲出版社印行
感覺樓主快被大家害死了。偶弱弱說告訴樓主:他們不是在教妳,是在炫耀罷了。
版本有《叢書綜錄》基本也就可以了,再補充下王重民《善本書錄》;網路如此發達,為全面搜集,建議到國圖及各高校圖書館網站查詢其古籍善本,這個或者更實在。當然有的學校——譬如偶的,呵呵。幷未將全部古籍上網,看妳的造化了也就。
前一篇:自我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