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好地》教学活动设计
(2013-11-09 13:46:10)
标签:
教学 |
分类: 教育教学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扫地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示范—尝试—谈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分层目标:
A类学生:学会扫地的基本方法,培养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B类学生:初步学会扫地的方法,培养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扫地,初步理解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扫地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扫帚、锉子
教学过程:
一、
“要使学习环境干净、舒适,必须保持教室整洁;要使教室整洁,就要经常进行打扫。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扫地。”
二、新授
(一)认识扫地工具
“在学习扫地前,我们先认识一下扫地使用的工具”。
出示扫帚和锉子:“这叫什么?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二)指导学生学习扫地
“我先请一个同学来扫地,大家看他扫得好不好”。有很多同学会扫地,但是方法不对,就扫不干净。现在我做给你们看。大家看一看你扫地的姿势与老师有哪些不同,看一看老师在扫地时是如何做的。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1、扫地的方法:
(1)调整扫地方式。扫地时动作要稳用力要匀,扫帚给地面的压力要均衡。
(2)扫帚在脚前贴着地面,往左前方一下一下的扫,不要离地太高。
(3)在扫地时扫帚不能只是一个方向,尤其是扫到砖缝的地方要顺着砖缝扫。
(4)把四周的垃圾轻轻地往一起扫,扫成一堆,把垃圾堆成一堆。
(5)用锉子收起垃圾。
2、组织学生练习扫地。
(1)“我把扫地的方法教给你们了。我看谁掌握的又快又好。
(2)练习拿扫帚。学生一个一个地练习拿扫帚,教师进行辅导。
课后反思:本周课我以学生熟悉的扫地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特别针对B类和C类同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扫地环节王新国、李佳琪、孙怡然经过多次练习有很大的进步,董冉需加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