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学习体会
(2013-05-18 21:02:28)分类: 幸福工作 |
(一)以德为先
巨大的讽刺是,这几天我们在百度上一输入“校长”,接下来的提示竟然是“开房。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国外一所名校的医生面试的,要做预设的题目,不是考察学生的才智而是在其中考察考生是否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德为先,校长更应如此,学校是圣洁的象牙塔,是守护儿童的天使,校长的正气就是学校的风气,这是毋庸置疑的。校长在学校内民主或专制,科学或愚昧,创新或刻板,好学或迂腐,甚至做人做事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全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提了很多年,好像也努力了很多年,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天天提就会天天不提,看上句很简单,却好像应该是理想的状态啦!山东还好一些,前几天和天津的几位同行聊起来,这其中的苦,要是有些有心人记载下来那有可能成为一部“儒林外史”啊!很多老师道起自己的苦来倒是还可以忍受,说起孩子的苦来,那是痛心疾首啊!可是每个人似乎都在应试那个巨大的漩涡中停不下来,学校不敢停,因为教育局要调研分数,现在我们临近区县又开始了期中考试,又统一考试,死灰复燃啊!教师不敢停,因为学校要面子,家长不敢停,因为家长要重点,所有的压力一层层的转嫁到孩子身上,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所有人都知道不对却又不得不狠下心来去做。这是育人为本吗?科学家早就研究报名,作业越多的孩子越愚钝,不是这样吗?
(三)引领发展
管理管理,要轻管重理,非常欣慰的是很多校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我记得我们参加工作时,那校长的姿态,往高里说那和生产队队长差不多,典型的一言堂,说一不二。六十年代的干部大抵都有这种作风,那是一个管字压死人。现在年轻的校长们都注重文化引领,讲究管理的艺术。才有各种方式引领教师在教学岗位在“苦中作乐”“乐中求发展”,老师发展了,学生才有可能发展。不是教育中人,不能理解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班主任她的作用有多大,而校长就一定程度的决定了这群教师的平均质量。选好一个好校长救活一个学校,这绝不是虚言,当然,在现在这种背景下,单靠校长的力量也是不够的。
(四)能力为重
记得有一句话是说给老师听得,大意是我可以原谅你的态度的无理,但我不能原谅你知识的无知。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连教学任务都难以胜任的话那你的师德在高尚也会被学生唾弃的。严师出高徒不如名师出高徒,严师是态度上的要求,而名师是能力上的引领。如果家长和学生有选择权的话谁都会弃暗投明的。校长就更是如此啦,校长一手抓师德,一手抓师能,都不能有所偏颇。
(五)终身学习
“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家园。”应该是校长的办学目标之一,尤其是当今这种快鱼吃慢鱼的社会,有些学校的老师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实在是井底之蛙,动不动就抱怨现在的孩子一级不如一级,难管,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很多家长也是有苦难言,摊上不上进的老师也是敢怒不敢言。先做读书人,再叫人读书,想想民国时期的老师那个不是诗书满腹,才学横溢,那时候的先生才真让人敬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