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买了曹文轩的十本书,《丁丁当当》的三、四部和《我的儿子皮卡》八册,非常喜欢,因为都是中篇,读起来非常舒服还蛮有成就感,周四周五读了四本,周六一天就忍不住把剩下的六册都读完了,周日一天就没着没落的不知道看什么好了,谁让我忍不住馋嘴全“吃”光了呢?因为看到书的封底上写得是16册,所以一看完就上当当上找,结果没有,哎,还得等啊!
曹文轩的小说我向来喜欢,《草房子》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小说,《根鸟》《细米》《红瓦、黑瓦》《青铜葵花》那些长篇小说一本没落,还有《十一根红布条》《小猎狗》那些短篇只要我看到基本上都是不过夜的书。
这八本《皮卡》我本来打算作为周六日的大餐的,没想到一天就吃完了,因为是周六总得例行公事尽女主妇的义务,没办法就马马虎虎的做了,衣服闭着眼塞进洗衣服洗,一手拖着吸尘器,一手捧着《皮卡》,收不进去的就暂且放过它吧!
皮卡真是个幸运的孩子,不是因为他是曹文轩的孩子,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来说能在城市和乡村两个环境中都有长期的生活体验是最好的,农村的纯净、善良的风土人情,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光加上城市繁荣的文化、先进的教育、多元的信息相互的迭加和融合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一样的的人。
皮卡就是一个“不一样的孩子”,这个不一样与他的天性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他所处环境的影响。
他无疑是个调皮的直到很倔强的孩子,我一想起一家人半夜起来为小屁孩找戴在手上的小笔套就想笑,这真是个能“折腾”的孩子,奶奶家有爷爷奶奶四个姑姑围着他转,所以他再怎么折腾都有人乐颠颠的陪他到底,所以说他真是个幸运的孩子。长大了也倔,为了搭帐篷,为了家里养灰灰(小狗),哪一次都是家人不得不缴械投降,很多时候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天真可爱的很,2、3岁时和没考出证的爸爸出外飙车时,大声的告诉警察叔叔“这个人,没有证”“这个人,没有证!”让我想起了就想笑。当合唱团领唱时害怕和前任李哲一样因为门牙掉下来而面临被换的“厄运”,小心翼翼的呵护松动的门牙,结果门牙在比赛前两天因为一个喷嚏脱口而出,最后对亏多才的爸爸的金点子才两全其美的得以领唱成功,像这样的可爱的小故事在文章里俯拾皆是,让人忍俊不禁。
而我最感动的是他的善良,他对卖茶叶蛋的“草环”的仗义保护,小小的孩子就知道转嫁注意力,收拾瞧不起草环的瑶瑶,为她出气。偷偷给何自达书包里换好吃的逃避煤黑子的儿子何可可的羞辱。他为了满足曾经和他是死对头的马飞的心愿,冒着被非典感染的危险前往重灾区小汤山为马飞送爸爸的签名书。他从小就修炼成一个铁公鸡似的“小抠门:,却舍得拿出辛辛苦苦卖刊物的所有的钱给哥哥买山地车,他真是一个有情义的孩子!
而他更多的情义都毫不保留的倾注在动物的身上,“蜻蜓”“橙猫”“鸽子”“白牛”“八哥”“灰灰”每一个小动物都和他有一段恋人般的情谊,家人都知道他是用情过深的孩子,所以一直不敢招惹小动物,可是每次都禁不住退步,然后是两情相悦,最后总是免不了的生离死别般的难以割舍,八哥走了,他总是“春眠不觉晓”,灰灰不得不留在更需要他的盲童身边,他变成了“汪汪”叫的灰灰......,一次次让人心酸不已。甚至对一条落到水沟里的大鱼他都充满了悲悯情怀,甘受“良心”的折磨而瞒下了这条万幸中逃脱油锅的大鱼,以至于在送鱼的叔叔因感激他而回报他最爱吃的鱼的时候,他红着脸撒谎自己根本不喜欢吃鱼,其实是因为他内疚,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可是他撑住了.....
这本书中也绝不只是“真善美”,它在无意之中总有一些现实的一面,告诉小读者要警惕,要承担,甚至要忍耐。“橙猫吃鸽子”,城管无理的没收小摊贩的货物,赶走煮茶叶蛋很好吃的草环的父母,幼儿园的走失差点被人贩子拐卖,被尿王马飞的哥哥敲诈勒索殴打关在黑屋子里,小铜匠偷周五爷的怪鸭却对油麻地的人大打出手......,很多儿童文学小说不敢涉及这样的阴暗面,这样会使温室里的花朵更缺少免疫力,其实,儿童在成人的社会里耳濡目染,尤其是现在网络的发达,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儿童的世界本身也不是想像的那么纯净,让孩子恰当的知道一些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
这本书诙谐的笔调后是浓浓的情义,兄弟情,姑侄情、爷孙情、同学情,都在这个可爱的皮卡身上浓浓的展现着,让人温暖而纯净......
有些畅销书不一定经典,有一些经典的书总难以畅销,这样都难以背负起儿童健康的精神食粮的责任,但是曹文轩的书做到了。
再上当当已经《皮卡》八册已经缺货,我真高兴,有这么多人喜欢曹文轩.....,因为喜欢他,就是喜欢真善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