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遇责任制

(2011-09-17 11:42:30)
标签:

杂谈

分类: 管理案例

三泉中学首遇责任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启动,我校于2003年学年以来,在育人行动计划和全面育人工程实施中深入推行了“首遇责任制”工作计划,为学校德育注入了全新内涵,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更加凸显。现总结如下:

背景分析

   几年以来,我们三泉中学在育人工作中,一直坚持面向全体,全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思想,努力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时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1999年以来,我校以激活育人主动性、积极性为特色,开发实施了“校内家长责任制”,<即目前导师制的前身>、“教育教学会诊制”、“优秀中学生、特长生的星级标志行动”、“读书俱乐部活动”等创新成果,连续4年蝉连区育金杯和区全面育人先进集体旗帜,德育工作一直处在全区初中校前列。区全面育人工程实施以后,为进一步创新育人机制,更新育人观念,盘活育人资源,为使育人工作与时俱进,我校推出了“首育责任制”的工作思路,目的在于更加促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顺利实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洒满阳光和关爱。

二 教育理念

   我校推进“首遇责任制”核心在于“首遇”,即在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事事育人中,首次遇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范畴的人和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保持的风范和责任。具体理念:

   1教育无课界、班界、校界;

   2 教育不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

   3 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环境限制;

   4 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每位教师都有责任引导身边的教育现象,让教育充满活力。每位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关爱学生成长的生命历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中健康发展。

三 内容要求

   “首遇责任制”我们具体化解为四方面的具体要求,规范了每位教师应以“人师”的姿态正确处理。即

   1当你首次遇到学生行有可范,做有优长时,你就应该以人师的智慧,成为学生的第一激发者、引导者,让他感受到肯定与激励,让他体验到成功与欢乐。

   2 当你首次遇到学生行为偏颇,做有所缺时,你就应该以人师的胸襟成为学生的第一感化者、矫正者,让他感受爱心与悔意,让他体会到宽容与鼓励。

   3 当你首次遇到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就应该以人师的真情成为学生权益的第一保护者、保护神,让他感受到援助与力量,让他体会到正义与责任。

  4当你首次遇到学生在发展中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你就应该以人师的慈爱尽可能地成为学生需求的第一满足者,扶持者。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神圣,让他体会到教育的幸福与温暖。

四 工作措施

   1借东风——多洗脑——塑精神

   “借东风”即指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思想、新观念,通过课改培训、校本教研、专题研讨等途径用以人为本的课改思想宣传、吸受新时期育人工作的新观念。

   “多洗脑”即不断通过课改论坛、教育辩论等渠道,多次刷新教育教学中的陈旧思想,落后方法,特别是通过剔除一部分教师沿袭多年的、自以为是的狭隘的育人之道,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转变,以保证与时俱进的育人品质。

   “塑精神”即通过上述行为重塑育人新理念,不断培育校园新风尚,形成具有人文情怀的、关注全面、师生共享的精神风貌。

   2 炼师德——强师能——同发展

   “炼师德”即以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为校训,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建设,全面推行教师承诺活动,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全面育人意识。

“强师能”即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提高广大教师育人新技能。。

“同发展”即促进教师发展与全面育人工程在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

   3搭平台——树榜样——重评价

   “搭平台”即在推进首遇责任制活动中,设置专题信箱、专项记事本、专项调查活动,定期举办师生恳谈会、师生倾诉日等活动平台,充分激活、疏通师生交往中的情感驿道。

“树榜样”即学校要定时期、分阶段收集、整理首遇责任活动中的典型事例,树立正面形象和榜样人物,用榜样的无穷力量激励、同化和感染学校中的每一个人。

“重评价”即活动管理要精细化,精心评价、细心引导。

工作成效

   我校“首遇责任制”实施一年多以来,学校育人工作初步形成了“真情感化、榜样同化、人格升华”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视角的全面育人新局面,引导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形成了悉心研究成长规律、精心谋划育人方略、用心设计育人工序、全心满足学生需求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中出现了以下变化:

1、 学生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在万物生长的自然界中,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生命。我们的首遇责任制,也印证了一条真理,即肯定和激励就是学生成长的阳光。师长的适时肯定和激励犹如学生的助推剂和动力源。首遇责任制实施后,教师眼光由过份的为学生“挑刺”变为有意识的启发。当学生身上潜藏的好品质、好思想被人赏识时,他们脸上的笑容当然会更加灿烂。据统计,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对他教的学生曾给予平均2次以上的肯定与鼓励。

八年级张世文老师的班里有个非常胆小,事事都畏首畏尾的学生,为了激起这个学生的自信,不管哪位教师见到她,总要千方百计地亲近她、扶持她,使她能够面对学习、应对困难。一次公开课上,张世文老师叫她读课文,可她小声说,我不想读。这时张世文老师毫不生气,表示要和她一起读,并且说,我们一起得到掌声,好吗?她点了点头。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和音回荡在教室里,随后是如雷贯耳的师生的掌声。在首遇责任制施行的过程中没有你推我靠,没有你怨我拖,有的是老师与老师之间教育某个学生的方法探讨,有的是学生更多的信赖、理解,老师和学生一同得到了发展。

 2、学生面对缺点的态度变了

不同的教育方法,收效肯定会不同。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和缺点,只是一味的批评,是用“恨铁不成钢”的姿态面对的。这种“好心”的排斥性教育方法换来的往往是学生的负面效应,甚至是对立的情绪。我们推行首遇责任制,不回避教育的批评功能,只是要求教师要有人师的胸襟,要在宽容中感化,矫正中同化,要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艺术来扭转学生的心态,让他体会到关心与帮助。思想的转变换来的是崭新的境界。目前,我校教师也批评学生,但学生的态度却是非同寻常,他们在教师的诚心指点中,产生了悔意与感谢的念头。师生的理解多了,对立少了,友情在师生中成为了相互转换的纽带,带来了教育的良性循环。

九年级的学生是初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学习压力大,思想波动明显,常对教师们的说理教育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对老师产生不敬态度。针对此种情况,年级组长杨超老师召集本年级教师,共同商讨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问题。通过商讨,最后达成共识,处理好学生的不敬应注意:第一、在事件发生时,宜冷不宜热。即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第二、事件发生后,宜静不宜动。即不急噪、不状告,尽量避免到政教处寻求解决办法。第三、处理“不敬”事件宜深不宜浅。即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隐情,对症下药。办公室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恪尽职守,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3、 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加强烈了

首遇责任制实施以后,由于学校教师对学生权益的保护成为了主流,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满足得到了回报,教师在维护学生权益、满足学生需求、扶持学生发展的环节中的做到了细心细致,学生把校园视作乐园,把班级视作家庭,把教师视为亲人,他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与温暖,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更。

七年级冯燕云的班里几位“很不起眼”的学生,其中,有的基础知识差,有的行为习惯差,有的不会学、不会想,还有一位外号叫“木头”的学生。他们如同冬天的枯枝一样,但是几位任课老师都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为他们补习功课,教给他们方法,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经过几位教师的齐抓共管、共同激励,这些学生在学习、行为、思想品德方面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谈起这些事,冯燕云老师说,冬天的树,需要人呵护和培养;生命旅途,需要有人引路,因此,我们不能在一个学生貌似处于冬天这种生长低谷的阶段砍树,谁能说他们不会在春天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呢?

 

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独立体,教育现象也是方方面面。首遇责任制就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实践、新探索,我们将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项制度,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