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012-10-27 18:12: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2012_2013上学期 |
1.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三年级下册)
2.图形的变换(四年级上册)
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P35~40.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图案的设计、数学欣赏。
三、单元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4课时。
五、评价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两点:
一是要能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经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二是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评价时,应注意选择的基本图形不要太复杂,变换过程应在方格纸上进行。
图形的变换
课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5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有条理的表述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
【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 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学生对表达平移的变换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对对于表达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变换有难度,所以,教学时将重点放在轴对称的理解和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上。 【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先独立想象,再摆一摆,并与同学交流,最后说说图形的变换过程。 【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作交流,自己组织语言描述的好习惯。 |
【教学设计】 |
|
教 学 过程 |
教 学 过 程 说明 |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 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 (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适时指导操作中有困难的学生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教师强调:平移必须说明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旋转必须说明绕哪个点、向哪个方向、旋转多少度。对称必须说明以谁为对称轴,做哪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 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
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本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在图形的变化中,同样得到图形的变换,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无论是变换到(1)、(2),还是变换到(3)、(4),都有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 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变换。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可以让学生看着图形想一想,也可以摆一摆,再说一说图中的几个图形的变换过程。
对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移 总结出旋转的要求: 1、 2、 3、 |
五、板书设计: 图形A————————————图形B (平移、旋转、轴对称) 平移:方向,移动数量 旋转:绕某向什么方向或旋转的多少度 轴对称: |
|
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做了些一样的三角形,自己在方格纸上先摆一摆。为了本节课更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也提前下载了课件。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感觉还是紧紧张张,原因如下:1.学生做了三角形,没有做方格纸。2.学生只是机械的摆出图形,怎么摆出来的,说不清。3.由于图形变换的方法很多,时间不够充足。4.学生叙述时没有条理性,没有完整性。5.课件演示有点走马观花。还需要一节课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