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国史十六讲》
(2011-11-11 15:51:39)分类: 读书心得 |
这一本书是我读书以来读的最累的一本书,一来内容跨度大,二来是图书三PDF扫描版的我进来看书喜欢word版本的,可以编辑的,所以一边看一边用软件把书转化成word,转化成140页,辛苦我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我完整的看过的第一本通史类的著作,看完收获颇丰。
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我的原则是绝对不能面面俱到”任何一部通史著作也不可能涵盖中国三千年的历史,也只能触及极少一部分。《国史十六讲》中只有十六讲,作者以文明史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中国古代史,特别是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历史,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谶纬、清议、玄学,再到宋朝开始继续发展的新儒学,包括有明一代的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都有列专题进行专门叙述。这是以往史书所不具备的,而且整本书结构非常清晰,在叙述文化的同时,还有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思考,如对明代东林党的介绍。
其次,作者兼顾到一般读者的历史水平,语言比较通俗,在坚持历史的同时,还比较贴近读者。如对明朝第一疑案建文帝下落的解读,还有清朝第一疑案太后下嫁说等的看法,在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同时,也澄清了历史的事实,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再次,书中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同时期的比较,在通览全局历史方面有较大的帮助,也对各地读者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解释了中国分封制下的封建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 的区别,指出了两者的不同。此外,也对“东林非党”问题做了详尽的解释,指出朋党与政党的区别。对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与东学传入西方也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历史值得注意的地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国史十六讲》正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自己读得不是太认真,这一本书中的精髓也许我还没有完全领略,希望自己真正能百回再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