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平顺金灯寺,位于太行山支脉,洪谷山绝壁之上。这里海拔1550米,曾经飞鸟不至,愁猿哀鸣。北周年代,来自河南安阳的芋禅师,法名静真,拜名僧清果膝下为徒,先在著名的悬山寺修行,后又到陕西两当山庵中苦炼,之来他云游四方,夜眠虎穴,以虎为伴,每天拽虎携钵沿途募化。最后登上风景独特的洪谷山,心中不胜欢喜,便在这里落脚,创建了金灯寺。
芋禅师在金灯寺坐化,传说他的肉身,便托体在最高的千佛塔下 。金灯寺塔林计46座,每座塔下,都安葬着一位埋没红尘的高僧。 远望千佛塔,它已经融化在山陵树丛,和世界一色。
千佛塔为青石建造。通高10.3米;塔基方形,高1.5米,中心有石室,内方2.25米,镶有石门。塔身呈正六边形,高8.8米,门楣均侧刻有字,隐约可辨“坐莲从西至,拽虎自东来”。塔身下部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佛像一千尊。
空心塔基石门。
塔身下部佛龛。 上部为六角形塔檐六层,檐部平缓,翼角微翘,造型优美。
塔檐之间,塔壁雕刻坐佛。 塔刹宝瓶。 塔林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有方形、六角形、圆形,有覆钵式、亭阁式,有实心、有空心。均为明、清以降所建。
绝大多数墓塔皆位于千佛塔以南,成拱卫之势,放射状展开。自觉地低于千佛塔的高度,井然有序。 众塔成拱辰之势。 极个别散置于周围。这塔为六角亭阁式。 覆钵式。底部方形须弥座,上置石鼓,圆柱上有塔铭。 方形经幢式。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两层须弥座,侧面刻卷草纹。石鼓中嵌小佛龛。 大耳圆面,双手作禅定印。 基座侧面缠枝卷草纹。 卷草纹。 覆莲。 方形亭阁式。 六角基座覆钵式。 生命是一场旅行,僧人们在这里找到停泊的港湾。 在这里,无尽的冥想已落幕。彼岸是另一个地方。 尘归尘,土归土。生终将死,灵终将灭,万物终将消亡。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