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偃师府店镇田窑自然村-杨苗山又叫杨苗洞

(2018-10-22 11:55:42)
分类: 玄奘故里
   http://s12/mw690/002zS4mDzy7oB46UEzNab&690       杨苗山又叫杨苗洞,位于偃师府店镇田窑自然村正南偏西,无论山或洞均因杨苗而得名。 
       杨苗,全名为杨苗珍,缑氏镇姨移庙村人。自幼崇拜道教,1918年,杨苗十八岁因婚姻生活不幸,执意出家修行,先后在大口牛心山、翟湾等地给村民纺花、织布、缝衣、刺绣,辛辛苦苦积蓄了八块银元,二十多岁那年与母亲一道由香客护送到佛光田窑村南、麒麟山西的山上修行,二人省吃俭用,以四块银元购下一块山地,又以四块银元购买一头残牛,放牛创业。母女住在一个山洞里,开荒地、烧砖瓦,将一头残牛繁殖成十一头耕牛,建成三孔砖券窑,并塑神像。杨苗在山上一边修行,一边艰苦创业,信徒逐渐增多。
      1980年开始,在信徒和附近群众的支持下,陆续建成了祖母殿、大悲母殿、弥勒殿、观音殿等建筑,共有房屋三十九间,石窑洞七孔,其山被称为杨苗山,杨苗所住的洞叫杨苗洞。 
       杨苗洞周围风景秀丽,森林茂密,曲径通幽,怪石林立,鳞次栉比。已经成为佛光山区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2000年农历2月8日,杨苗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埋葬时漫山遍野人头攒动,万人为其送行,成为一大奇观。
      杨苗山山顶及东端是一片红石林,犬牙交错,赏心悦目。 杨苗山景区沿途庙宇建筑群包括:甘露寺、中海寺、杨苗洞、麒麟山奶奶庙、安阳宫、玄天宫等。
       周宏故居 
       周宏,男,汉族,祖籍江苏沭阳,生于1922年12月,卒于2003年9月,享年82岁。出身农家,幼入村塾,好学强志,孜孜不苟。1948年4月参加革命,随解放大军北上临偃杏坛育人,文革时错划右派,1979年方平反恢复工作,任教于府店高中。 
       周宏其人,奉职勤业,言传身教,育人一方,鞠躬尽瘁,勤勉一生 ,桃李天下。公耿实在,勤俭朴素,淡泊寡欲,与世无争,平易近人,与人为善,却从不爱拖累别人;他志存高远,淡薄,坚韧,2003年夏在佛光杨苗山腰的蜗居内“坐化”仙逝,一生没有妻小,没有遗产,将自己一生无私奉献于偃师教育事业,最后长眠付光杨苗山的青山碧水怀抱中。
       甘露寺、甘露泉   
       相传,秦始皇时期的甘罗天资聪颖、睿智过人,十二岁就当了宰相(史书记载为秦国上卿)。民间喜欢把甘罗与神童划等号,因史书有关甘罗的记载十分稀少,百姓就为他演绎出许多神童故事,对他的崇拜在民间也经久不衰。  
     甘罗的业绩像阳光朝露,春风细雨般滋润大地,后人为纪念这位神童,就在此建造甘露寺。甘露寺坐北朝南,马鞍山、黄龙洞山、麒麟山自南迎面扑来,在寺院的北面和东面,九龙角如玉带相扣、环状拱卫。寺内主殿供奉甘罗塑像,端庄俊秀,脖子上带着红项圈,一把金锁垂在胸前,象征甘罗还是孩童之身。   
       据传隋代就有甘露寺,还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属于少林寺的上院,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就发生在附近的柏谷坞。明清时期甘露寺武僧团,比少林寺的还要著名,也可能受此影响,附近村民素有尚武之风,清代共出武举人和担任武骑尉以上军职者有十余人。   
       甘露泉,寺院西北角有天然甘泉喷涌而出,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天旱雨涝,涓涓泉水总是川流不息,偃师的万安镇与登封的君召镇两地的翻山路从此经过,自古以来就是客商与过往行人或当地村民休息纳凉的好地方。寺院的西北角的百年古槐树,曾是当年“槐抱槐”老槐树中间的小槐树,如今树冠遮天浓阴覆盖了半个寺院,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抗日英雄纪念碑 
       抗战时期,此地曾为八路军皮定均部根据地,曹窑村伏击仗除十多名日军向登封逃窜,其余的三百多名日伪军全部被歼灭。皮定均指挥若定,有勇有谋,八路军在豫西数十县威名远扬。敢打敢拼、不畏强敌的精神,使豫西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十九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皮定均被豫西民众尊为“战神”,这支八路军也被昵称之为“皮旅”,甘露寺现有偃师市人民政府敬立的“抗日英雄纪念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