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9-09-04 15:59:59)
标签:
教育 |
开题时间:2019年7月20日
会议地点:延长县小学录播室
参会人员:
主持人:张丽
会议内容:2019年市级微型课题开题会议
第一项:由课题研究教师刘沁馨汇报课题研究方案
刘沁馨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大家知道,部遍行教材正在逐步推行使用,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上好“古诗词”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我们延长县小学而言语文教师就有将近60名,而多数语文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文字形式和教材授课为主,容易形成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和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的信息化教学就要求教师拥有语言精练、明晰重点难点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性等。而教学信息更要根据知识点进行筛选和分类,并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体现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从而促使教学信息化资源和设备的作用从“辅助教师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就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注重“小学古诗词”和“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有效融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良好习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教学水平。2016年11月,我们延长县全面实现了“双高双普”达标验收和“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这两项达标,有效提高了我县的学校基本建设,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特别是现代化设备的高标准配备,例如:“区域网”建设、“校园网”建设、“班班通”建设、“人人通”建设,有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如鱼得水,我们学校的教师较多,特别是年轻教师文化水平较高,现代化设备应用能力较强,在平时的课堂上有效使用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常态课。特别是在近年来,我们县上积极开展“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课堂大赛,“延长县教师课件制作大赛”,我们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应用,在参赛中成长,在评比中反思,就近年来的活动情况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他们多数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秀者,这也正说明“小学语文和多媒体技术”有效融合,将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我想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将会体现出“直观、想象、生动、有趣、增大容量”等优秀特点,这将会是将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个方向,我之所以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在实践应用中探索好的方法,找到有效策略,提炼出好的应用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有效转变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实现“多媒体技术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融合”。
2、通过古诗词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有效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了解中华古典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古诗词的能力,能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古典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对中国的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课题研究内容
1、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有效分析现状,了解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的现状,了解本校语文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方面存在的困惑。
2、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行动研究,征求了学生及教师对古诗词学习和教学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以课堂为阵地,探索一套新的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结合”理念的有效的诗词赏析方法。
3、进行课例研究,对于每一节“古诗词教学”,或者“古诗词课外阅读”教学,都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校园文化节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
5、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
6、结合与学生个别访谈中了解到的学生对古诗词不感兴趣的原因,以语文课堂和晨读课堂为阵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摸索不同的古诗词赏析模式与方法,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教学实践,并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七、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3-2019.5)
第二阶段:研究(2019.6—2019.11)
(2)、采取行动研究,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及时进行反思。
(5)撰写中期报告,对下一阶段研究做出安排。
第三阶段:(2019.12)形成结论:
(1)、整理调查研究材料,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
(2)、请县教研室教研员进行指导,对不足之处进行指正、改进。
(3)、进一步归纳随笔、案例分析、教育叙事,公开课等形式记录课题研究中的变化,不断调整研究方法。
(4)、撰写研究报告,提炼研究成果,交流阶段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八、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课内课外调动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形成人人都读诗,人人都乐读诗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设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搜索整合网络资源并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更直观生动的展现,以便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助
2、学校网络畅通,没人一台电脑,校园网建设、人人通建设、班班通建设效果良好。
3、本人大学本科毕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强。
4、本人是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本人参与各县级课题研究,并已经按时结题。
第二项:张丽讲话
各位教师,以上刘沁馨老师汇报了她的课题研究方案。小学语文教学中上好“古诗词”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我们延长县小学而言语文教师就有将近60名,而多数语文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文字形式和教材授课为主,容易形成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和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的信息化教学就要求教师拥有语言精练、明晰重点难点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性等。而教学信息更要根据知识点进行筛选和分类,并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体现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从而促使教学信息化资源和设备的作用从“辅助教师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就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沁馨老师的方案,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研究过程设计合理,经过大家讨论,就得该方案确实可行。希望大家能积极协助,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学校将对课题研究教师,在研究时间、研究资料、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该课题注重课堂教学,注重多媒体的应用,所以在探索中要积极开展“行动研究”的策略,效果更好,通过真实的课例,归纳整理教学策略,所以,我们学校每个教室不仅安装了电子白板,而且我们的“录播室”要对实验教师开放,定时邀请组内教师和有关专家参与指导。确保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下面我宣布刘沁馨老师承担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研究》正式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