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液压系统中油箱的作用、种类和典型结构

(2012-04-07 13:44:48)
标签:

油箱

液面

液压系统

吸油管

杂谈

1油箱的功能

       油箱液压系统中的功能有: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工作介质液压工作介质的功用是什么?有哪些性能?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867665&PostID=40411529;散发液压系统工作中产生的一部分热量;沉淀混入工作介质中的杂质;分离混入工作介质中的空气或水分。

       有些小型液压系统设备,或为了节省占地面积或为了批量生产,常将泵一电动机装置及液压控制阀安装在油箱的顶部组成一体,称为液压站。大中型液压设备一般采用独立油箱,即油箱和泵一电动机装置、液压控制阀分开设置。当泵一电动机装置安置在油箱侧面时,称为旁置式油箱;当泵一电动机装置安置在油箱的下方时,称为下置式油箱(高架油箱)。

2油箱的种类

       油箱除可按泵一电动机装置的安装位置分类外,还可按油箱的形状分为矩形油箱、圆形油箱及异形油箱。但一般按其液面是否与大气沟通分为开式油箱和压力式油箱,其中开式油箱应用最广。

       1)开式油箱油箱液面直接或通过空气过滤器与大气沟通,油箱液面压力为大气压。

      2)压力式油箱油箱完全封闭、由空压机向充气罐充气、再由充气罐经滤清、干燥、减压(表压力 0.050.15MPa)后通人油箱液面之上,使液面压力大于大气压力,从而改善液压泵的吸油性能、减少汽蚀和噪声。

3油箱的典型结构

       油箱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为了在相同的军下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油箱宜设计为立方体或高:长为12:3的长六面体。下图为开式相的示意图。油箱一般由用户自行设计,设计时度意以下问题。

          

                                                                                                                                 http://s10/middle/8cc63300gbd10585ab8b9&690

                                  
开油箱示意图

                                                                                 1-放油孔   2-清洗窗侧板   3-回油管   4-泄漏油管   5-泵的吸油管

                                                                                            6-油面计   7-吸油过滤器   8-隔板   9-空气过滤器

       1)液压系统的回油管一般经油箱上盖板招油箱液面之下,回油管管口切成45。斜口,斜口面与回油管相距最近的箱壁,这样既有利于散热,叉利于杂质的沉淀。回油管口距箱底的距离应不/J 回油管内径的三倍。

       2)液压泵的吸油管可经油箱上盖板插入油箱液面之下,但泵的吸入高度应不大于0.5m,否则应将吸油管安装在油箱的侧壁(旁置式油箱)或油箱的下底板(下置式油箱)。为保护液压泵,一般应在吸油管进口装设吸油过滤器或滤网,其通流能力大于液压泵流量的二倍,过滤精度为80180μm。安装吸油过滤器时,过滤器与箱底的距离应不小于吸油管内径的二倍,与箱壁的距离应不小于吸油管内径的三倍,以保证过滤器能够四面进油,使液压泵吸油通畅。

       3)为增大油液在油箱内的循环路程、便于分离回油带来的空气和污物、提高散热效果,设计油箱时除应使回油管口与吸油管口尽量远离外,还须在两管口之间加设隔板,将回油区与吸油区隔开。隔板高度为油箱最低液面高度的2/3。中小型油箱采用一块隔板且安装在油箱的中部,大型油箱可采用上、下两块隔板的结构,将油箱分隔为三部分。

       4)液压系统的外泄油管应单独接入油箱,一般由油箱上盖板插入。液压泵和马达的外泄油管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以免空气混入油液;液压控制阀及仪表的外泄油管管口则在液面以上。

       5)油箱上部应设加油口和通气孔,目前这两项功能由空气过滤器完成。空气过滤器包括空气过滤和加油过滤两部分,加油时可滤去油液中的颗粒杂质,液压系统工作时既保证油箱液面与大气相通,又可防止空气中的尘埃混入油箱。选用空气过滤器时一般取其空气通流能力为液压泵流量的1.5倍。

       6)小型油箱一般采用揭开上盖进行清洗。但对大容量油箱,多采用在油箱侧壁设清洗窗口的方法。清洗窗口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可以清扫油箱内的各个角落和取出箱内的附件。清洗窗口平时用侧板(加橡胶密封垫)密封,清洗时才取下。

       7)为便于清洗油箱时放尽油箱内的污油,油箱底部应做成倾斜的箱底,在底部的最低位置设置放油孔,平时用油塞或截止阀封死。倾斜箱底可以做成向回油区一侧倾斜的单斜面,放油孔开在回油区的最低处,为使吸油区的污油能够放出,应在中间隔板的下部开设过油缺口。当倾斜式箱底做成双斜面时,可以是向内倾斜,也可以是向外倾斜。向内倾斜时放油孔开在中间隔板处。向外倾斜时应在靠近油箱箱壁的地方开设两个放油孔,分别排放回油区和吸油区的污油。

       8)为了监测液面,应在油箱侧壁易于观察的地方(最好靠近空气滤清器)安装液面指示计。有的液面指示计还带有温度计,可以显示油箱内油液的温度。如系统要求自动控制油湿,应装设温度传感器;如系统要求自动监测最低液位,可装设液位控制继电器。当油箱液面低于最低液面时,液位控制继电器可自动报警或停机,以保护液压泵和系统。

       9)油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如上盖安装泵 -电动机装置,上盖板的厚度应适当加大。大容量的油箱,一般采用骨架式结构。

      10)为便于散热、排放污油,油箱底面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应在150200mm。为便于运输与安装,油箱上还应设起吊钩或起吊孔。

       11)为防止油箱内壁生锈污染油液,可选用不锈钢板或普通钢板内壁涂防锈涂料,选用防锈涂料时应考虑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有时还采用普通钢板内壁磷化处理的方案。为保证表面处理的质量,在涂防锈涂料或磷化之前,应对内表面进行预加工、如除油、酸洗等。

       12)如需要对油箱内的油液加热,可在油箱侧壁水平安装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其加热部分始终浸入油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