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训练——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2012-05-24 12:04: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花开有声 |
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来看,学生没有掌握这种小作文的答题技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没有从文中提炼相关信息。2、没有结合生活知识。3、不是说明性文字。4、结构有点混乱。对此,我就这个练习题上了一节课,感觉还是有收获的。
首先,我就学生的问题结合几份作业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其次,我写了一篇范文给学生看。
最后,我让学生当堂修改,再进行全班交流。
当我今天再次看到这份小练笔作业时,我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只是可能存在一些语言表达问题。
反思:很多现代文阅读都有小作文,但是我们平时对小作文的指导却很少。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感想类的小作文较常见,而像这种提炼信息、写说明性文字的题型是第一次碰到。应该说,这个小作文题目出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字数的要求有点低,可以增加为100字至200字。我们平时如果能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强化训练的话,效果还是不错的。这需要我们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总结和指导。另外,这种读写训练可能在教学中多次进行,提高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等。因此,我准备在上《在埃及数骆驼》一文时,也布置这样的读写小练笔作业——以“骆驼”为题,从文中提炼相关信息,再结合查找的资料,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看看学生的作业质量是否比这次会有所提高。
附:
牛的写意
牛的眼睛总是湿润的。牛终生都在流泪。
天空中飘不完的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
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
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我见过的牛,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着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我常常想,世上有丑男丑女,但没有丑牛,牛的灵气都集中在它的大而黑的眼睛。牛,其实是很妩媚的。
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是厮杀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对称的艺术品。有时候,公牛为了争夺情人,也会进行一场爱的争斗,如果下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声响,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因它而发的战争,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炮。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这时候,我们恍若置身于远古的一个美丽残酷的传说。
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牛的蹄印大气、浑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显得小气、炫耀而造作,充满了人的狂妄和机诈。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过去的。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不披露的秘密。
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牛一直吃着草,从远古吃到今天早晨,从海边攀援到群山之巅。天下何处无草,天下何处无牛。一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激动:地上的所有草都被牛咀嚼过,我随意摘取一片草叶,都能嗅到千万年前牛的气息,听见那认真咀嚼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牛是少数不制造秽物的动物之一。牛粪是干净的,不仅不臭,似乎还有着淡淡的草的清香,难怪一位外国诗人曾写道:“在被遗忘的山路上,去年的牛粪已变成黄金。”记得小时候,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我曾将双脚踩进牛粪里取暖。我想,如果圣人的手接近牛粪,圣人的手会变得更圣洁;如果国王的手捧起牛粪,国王的手会变得更干净。
在城市,除了人世间浑浊的气息和用以遮掩浑浊而制造的各种化学气息之外,我们已很少嗅到真正的大自然的气息,包括牛粪的气息。有时候我想,城市的诗人如果经常嗅一嗅牛粪的气息,他会写出更接近自然、生命和土地的诗;如果一首诗里散发出脂粉气,这首诗已接近非诗,如果一篇散文里散发出牛粪的气息,这篇散文已包含了诗。
小练笔范文:
牛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它的眼睛很美丽,头上还有一对具有对称艺术美的角。牛身后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着,据说是为了驱赶身上的蚊蝇。在路上走过时,它留下的蹄印既大又深。虽然牛的工作非常繁重,但是它对吃的要求却很低,除了草,就不需要别的口粮了。牛不像猪那样脏,哪怕是留下的牛粪,也是干净的,而且还能成为人们种庄稼的养料。一般来说,牛总是很温顺的,我们可以和它好好相处。(点评:总分结构。说明时按照外貌-性格的顺序进行。如果是100字的要求时,可以从“眼睛、牛角、牛尾、蹄印、牛粪、饮食习性”中任选两进行介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