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子国平江历史上的四十八名洞==都住着神仙
(2016-05-22 01:56:43)分类: 古罗子国平江传统文化 |
古罗子国平江历史上的四十八名洞
在古罗国平江有48寨48洞48滩、48湾等古代修行、修仙、修道、成佛、仙境坛猖古迹、、、、听我道来
又到周末,本周介绍平江48洞部份名称:
辜家洞、徐家洞、芦头洞,芦洞、灶门洞,黄金洞、樟树洞、陕坑洞、罗洞、罗龙洞、罗阳洞、石洞、丁洞、协洞、船洞、洞下,下江洞、郭洞、大洞、小洞、黄洞、横洞、坟洞、龙洞、钟洞、金坑洞、他山洞、桃树洞、蛇年洞、仙人洞、三枣洞、白鸡洞、石洞、芭焦洞、蛇年洞、、、、、、、、其它待考。
平江县旅游资源由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构成。其特征可归纳为:既有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更有洞天福地的48寨48洞48滩、48湾等古代修行、修仙、修道、成佛、仙境坛猖古迹等历史文化与乡土文化旅游资源;资源融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体验感于一炉,合文化价值、考古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于一体,自然景观、生物资源、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较完美地在此结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
幕阜山:属罗霄山脉,位于平江县北部,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全脉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主峰海拔1595.6米。有我国长江以南最大面积的天然黄山松1100多公顷。动物区系成分丰富,珍稀动物种类多达5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平胸龟、虎纹蛙、猕猴、穿山甲、豺、水獭、大灵猫等22种。幕阜山古称第二十五洞天,“幕阜丹崖”为平江旧时八景之一。自然风景资源有奇异象形石、瀑布清泉、天然黄山松、云锦杜鹃、高山草甸和天象景观,人文资源有摩崖石刻、天门寺、天岳关、集善宫、沸沙神庙、遗址遗迹、历史神话传说等。
辜家洞、徐家洞、芦头洞,芦洞、灶门洞,黄金洞、樟树洞、陕坑洞、罗洞、罗龙洞、罗阳洞、石洞、丁洞、协洞、船洞、洞下,下江洞、郭洞、大洞、小洞、黄洞、横洞、坟洞、龙洞、钟洞、金坑洞、他山洞、桃树洞、蛇年洞、仙人洞、三枣洞、白鸡洞、石洞、芭焦洞、蛇年洞、、、、、、、、其它待考。
主要景点有月光岩、燕子岩、玉女潭、前锅挽后锅、魔面石窟、寒婆坳、十二层楼、一线瀑等。这些以洞命名的地要么有修仙的古迹坛猖或是修成正果的神庙!是祖敬神的神光普照传说以此心香祈老爷显神保佑!清洁平安
春秋时楚文王熊赀元年(公元前689年),徙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将罗子国自湖北枝江徙来本县境定都,开发洞庭湖以南地境。国治在本市西北四公里处之故罗城,平江全境即古罗子国所辖《湖南省志•地理志》载:西汉“罗县属长沙国;”东汉“罗县属长沙郡汉末,析罗县东境置汉昌县,三国吴黄龙元年(229年)更名吴昌县,即今之平江县地。《湘阴县图志》卷六载:汉末“析罗县东境为汉昌县,后人于吴,改名吴昌。”《湖南省志•地理志》第一篇第二章云:“平江县是汉末分罗县地设立的,名曰汉昌县。三国吴黄龙元年改曰吴昌县,三国时罗县属吴。”三国与晋代,罗县皆隶于长沙郡。《湘阴县图志》卷六载:“三国吴,罗隶荆州部长沙郡”,“晋,罗隶荆州部长沙郡”。南朝宋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年),又析罗、益阳、湘西三县沿江地置县湘水之南,始有湘阴县。《湖南省志•地理志》第二篇二章下云:“南北朝宋元徽二年才分益阳、罗等县地设湘阴县,罗县并存。”南北朝宋、齐时期,罗县仍隶于长沙郡。自秦以降,罗县治所均在罗子国城。《湖南省志•地理志》第二篇一章云:“南朝齐罗县、湘阴县,均属长沙郡。”南朝梁时,今市境内州郡县治良多。置罗州,治所在夹城,即今市治西南五华里处之曲尺塘(又名夹上曹)。清光绪《湘阴县图志》载:“曲尺塘亦有土城,凡七门,旧名夹城……。未详何代建,以地道求之,当为梁罗州治。”同时置岳阳郡,隶罗州,治所在本市长乐镇。《湖南省志•地理志》第二篇第一章载:“岳阳郡,治岳阳,今汨罗长乐镇……领县六:岳阳、湘阴、玉山、湘滨、吴昌、罗。”案:岳阳郡天岳山(幕阜山)之南。古人云:山之南谓之阳。梁置罗州时,罗县县治未变。汨罗江下游以南析湘阴置湘滨县,汨罗江以北,东析罗置岳阳县,西析罗置玉山县。岳阳县治所约在长乐镇一带;玉山县治在今汨罗市屈子祠镇农科村玉笥山一带;历代先辈留下许多历史古墓古遗址都在地下长眠!
汨水与两位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杜甫)的命运息息相关,流淌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汨水脉络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为:杜甫墓祠、石牛寨、汨水源。
“一牛二龟三关险;四桥五寨六线天,七奇石八寺庙,四十八崖景无边”。这就是古罗子国平江!
希望平江宗亲去走走,看看平江的洞天福地的48寨48洞48滩、48湾等古代修行、修仙、修道、成佛、仙境坛猖古迹等历史文化拍拍照上传罗子国网及3个平江族群中共享,发现家乡美!宣传家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