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氏祠庙概况9--安徽 徽州呈坎古村罗氏宗祠

(2012-07-01 00:04: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譜牒知识

安徽 徽州呈坎古村罗氏宗祠

       呈坎这个神秘的徽派古村落,是罗氏先祖审慎选址、周密规划、精心实施、严格管理的结晶,是我国古村落规划史上不可多得的范例。从总体上看,呈坎八卦村完整保留了罗盘八卦式的特殊格局,左宗、右社的典型模式。它还完整的保留了宋、元、明、清等历代的古建筑150多处,明代所建的堤坝、桥梁、水圳等古代水利工程,以及独具特色的村落街巷系统。更主要的,呈坎保数量众多、分布集中、类型丰富、文物价值甚高的明代建筑群。如果说,黟县西递是清代民居博物馆,那么呈坎就是当之无愧的明代民居博物馆。


  唐朝末年,江西南昌柏林罗氏文昌偕堂兄秋隐至此,看中了呈坎这块山水环绕、五峰拱托、百世不迁之地,兄弟俩就徙居于此,以避乱世。罗姓初迁时,文昌公定居于呈坎盆地的东南部(称上溪东、下溪东),为前罗族始祖;秋隐公定居于盆地的西部(称后岗),为后罗族始祖。故呈坎前罗、后罗之谓。

  随着罗姓兴旺,人口的增多,原先的住地不足以容纳。到了南末,前罗第七世祖罗天锡方始填滩建宅。至明初,呈坎村已初具规模。为适应发展之需,呈坎村在明弘治年间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的改造,村落由此得到改善整合。

  徽州村落的形成,除地理环境、风水追求等因素外,宗族意识是主要支配力量。从呈坎古村落的形态看,前罗家庙、后罗家庙、罗东舒祠、前罗长春社等是村落的核心,居首要地位。住宅则是环绕这一核心进行组合。罗氏自唐末由江西迁以来,按罗盘八卦式对村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组合,并突出左宗(即在村左建家庙宗祠)右社(即在村右建祭祀土地神的社屋),将村庄定位于藏风聚气的最佳位置。整个村庄坐西向东,以避肃杀之气,迎春阳之和。 

    呈坎八卦村前、后罗族祠堂始建于明代中叶。此时正是罗族官宦、商贾等名人辈出的鼎盛时期。家族的兴旺激起人们对祖先的敬仰,不仅文昌、秋隐两公后裔分别于明弘治戊午(1498年)建起前、后罗总祠,各支内部和小分支也纷纷建立支祠。据粗略统计,前、后罗族共祠堂20多座,可见宗族之旺、祠宇之盛!


  罗东舒祠全称为“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座落在呈坎村北首,坐西向东,面灵金山,临氵众川河,俗称新祠堂(因前罗族家庙俗称老祠堂)、贞靖祠,系前罗一支祠。祠堂占地五亩余,内面宽26.5米--29.6米、长79米、建筑面积3300余平方米。北侧厨房、杂院,南侧女祠。整个祠堂四进四院,气势恢宏。


  罗东舒祠是前罗十三世祖罗东舒的后裔为祀罗东舒所建。罗东舒名荣祖,字仁甫,好东舒,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