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祠庙概况2--东莞市桥头镇迳联古村落的罗氏宗祠

标签:
杂谈 |
分类: 譜牒知识 |
2:东莞市桥头镇迳联古村落的罗氏宗祠
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迳联古村落的北边,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座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祠面宽2间,进深3间。由牌坊、头门、正殿、为绿色釉陶金狮头,上塑“同治三年”四字,其造型奇特,工艺精美。大门左右两侧上檐浮雕着许多形态各一的古代人物,栩栩如生。正门墙体全用红石条砌筑,并用红石柱支撑屋顶。
祠堂正门有一宽阔地坪,左右各立一块雕有狮子的石碑,左边一块上刻“光绪九年癸未进士”。祠堂前方有一口似弓箭形状的水塘,石级通往塘边,日光映照,宗祠与水塘交相映衬,美不胜收。该宗祠由于年久失修,至今只剩正门未塌。
座落于东莞市桥头镇婆归岭下的迳联(贝)古村落,占地面积11.4万余平方米。建于南宋时期,罗映奎(南宋嘉熙二年戊戍科进士,即公元1238年)第四子千九郎立村,当时称迳背村。迄今已近800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曾出过3名进士(罗中、罗一道、罗龙骧)。
作为“东莞最美乡村”候选村落之一的迳联古村落由东和北两座围门、麻石路、书房、水塘、古井、凤凰亭、罗氏宗祠、进士府、罗少彦故居、民居群、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构成。西方两大教派和东方的古典建筑,体现出古村落东西文化合璧的特色,也标志着东方文化最具包容特点的广东文化之最。
古村保存较好的古迹有5条麻石路、5口古井、凤凰亭(又名薰莱亭)、进士府、罗少彦故居、福音堂(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以及古民居群等。
整个古村落的建筑高低错落,加上池塘、山林搭配,构成一幅迷人的古村风情画面。因村落风景优美,房舍古朴,电视剧《情浓大地》、《冷暖两心知》,以及《我来自广州》、《军魂》、《代理市长》等影视剧曾在此村拍摄。
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从历史原貌、保存现状、民俗风情三个部分进行追溯。
http://upload.timedg.com/2015/0826/1440581361733.jpg
《农家乐》黄福成摄影
(1)东门
(2)北门
(3)书房
从东门出左侧30米处建有文发书室,又称新书房或三房书房。该书房建于清代,分左右两间和前后两进,前进相通,设有明天井,右边一间有阁楼,右边前进建有一个方形的西式碉楼,可见其中西文化的痕迹。
(4)半圆池塘
(5)罗氏宗祠
http://upload.timedg.com/2015/0826/1440581366999.jpg
(6)古井
大井公井:
花影井:因建在罗一道花园内而得名。井水常年不枯而质好,其颜色四季有别,春季呈蓝色,夏季呈青色,秋季呈绿色,冬季呈白色。采用红石、青砖建成。此井曾是电影剧《情浓大地》、《冷暖两心知》的拍摄点。
花园井:因建在福音堂的花园内而得名。井状呈四方形,井栏有四块大麻石压面。井内全部青砖砌筑,井深5米多。井水常年不枯而质好。水井四侧铺盖水泥供村民打水、洗衣之用。井口比地面高50厘米,方便打水人担水、倒水。该井原来只供福音堂基督教牧师、教徒饮用,后来迳背新围村的民众90%信仰基督教,因而开放供给村民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