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2013-08-28 16:20:58)
标签:
暑假培训郑瑞雅 |
分类: 8401办公室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我认为目前在计算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减少,许多老师忽视了基本的口算训练。二是许多老师感到计算教学枯燥无味,无话可讲,缺少合理、灵活的解题技能的指导。三是学生计算技能、技巧、分析综合能力差,计算正确率低,总体速度慢且计算速度落差很大。
为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总结出了以计算着眼,口算着手,加强课堂内计算教学,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摸索课堂内计算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 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内计算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1、以口算的基本训练作为计算教学的突破口。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任何笔算四则计算,实际上都是分解成一群基本口算题进行运算的。专家研究表明,如果基本口算熟练的学生,笔算速度就快,正确率也高。笔算四则计算的熟练程度是受基本口算的数量程度所制约。因此,计算教学中,口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1)坚持每节课1-2分钟的基本口算训练。口算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不懈地训练,所以我们规定了每节数学课必须在开始时安排1-2分钟地口算基本训练。
(2)口算内容有计划,要求有层次。口算的内容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新、旧知识必须交.......混合训练,针对学生现状及大纲对计算内容的不同要求、分层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口算速度,制订相应的口算量表。
(3)口算形式、方法多样化。凡需要计算的,尽量与口算训练结合,能口算的坚持让学生口算。不仅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形式交替进行口算训练,强化训练速度、密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2、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是课堂计算教学的重点。
(1)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形象直观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然他们知其所以然。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时,让学生看图,从摆小方块、数小方块等形象思维入手,抽象出一位数乘法的法则。
(2)运用“迁移”规律,促进计算法则的掌握。在计算法则教学中,主义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运用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法则。例如小数加减法法则学习,课建立在加减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3)重视算法指导,在计算的合理性、灵活性上下功夫。在讲情算理、揭示规律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使解题过程既正确,又合理。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定律,使解题过程最优化。
3、组织好有效练习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1)新授内容重点练。课堂内应重点练习新的知识点,以便及时巩固新知。
(2)基本内容方法练。在一堂课内必须组织二次获多次基本练习。做到:小步子、多反馈、高密度,及时纠错,加强指导。
(3)易错内容针对练。学生刚学新法则后,经常会发生各种错误,我们建立错题库,设计各种易错题,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以进一步巩固新知。
(4)新、旧知识结合练。课内还应答适当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练习,以达到融会贯通。
4、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计算教学的动力。
二、初步体会
通过一年的实践,坚持以计算着眼、口算着手,加强课堂内计算教学。实验后,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后效测试,出现了极显著性差异,说明上述课堂内计算教学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主要有一下五方面的优点:
1、这以教学模式经验,对全体数学教师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率。
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和教师教学负担。
4、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计算技能、技巧。
5、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还有待我们共同努力探究,使之适用于任何年级、任何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