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常 规 反 思
圭塘小学
陈恋
暑假,学校组织了我学习教学常规。上周,教科中心来我校进行了教学视导检查。通过这次检查,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他们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所以,只有以教学常规改革为切人点,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为此,我认为,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
自己在教学中所进行的备课工作,没有针对性的练习,没有估计到中下等生的学习能力,无形中给中等生的听课和理解增加了难度,造成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降。通过试卷分析,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综合分析方面的能力不强,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都会错误百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备课”要做到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上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尽力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上课是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课后反思。以后我要更多更勤地写课后反思。反思应围绕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通过对以往教学行为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做相应的改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着力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备课的过程中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
3、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同时做好每堂课的课后教学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照教育局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