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总结

(2013-06-18 23:30:37)
分类: 教育隨筆

本学期我研究的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加强互动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就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有效的提问可以把孩子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问的好坏就是教师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发人深省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的智慧得以提升,创造力得到培养,可见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多么的重要。

就很多现实的情况来看,我们每天都在提问,学生每天都在回答。我们的一问一答,使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却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提问。目前,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

1、问题盲目。有些教师备课时,没有很好的设计每一个步骤,没有设计好问题。等到教学时,随意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2、 问题泛滥。有些教师的课,问题满天飞。这样的课,看起来很美——轰轰烈烈的,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怎么样。

3、问题死板。千篇一律的调子,学生天天听着一样的调子,难免失去兴趣。还有些教师,问题只有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问题太深奥或者问题太浅显。太深奥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分解引导,只会让学生陷入迷雾,不知所以。太浅显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徒浪费时间。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在调查研究之后,结合平时的一些想法做法,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大部分问题的设计,要在备课的时候,就精心的设计好,而且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对象而有所区别。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会有明确的指向性、目的性。

2、问题不可过多,要根据教学实际要求来设计。要让学生有适当的思考时间。我们的问题,本来目的就是引发学生思维,如果问题过多,势必会因为教学时间不过而匆匆忙忙了解问题,这样,问题便提得无效或者低效。让我们的课堂,变成纯粹的互动秀。

3、转变提问的方式方法。只有从学生感兴趣出发,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掌握知识技能。不同年龄的学生就有不同的兴趣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都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趣味性强的事物。所以,我们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设计在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我们的提问,不知不觉地解决我们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思考后、解决问题后获取数学经验,最终形成数感。

4、问题难度要适中,要能够让学生在提问中不断的达到他可能到达的高度,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太难的问题,学生无法解决。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这样的问题,都是无效的。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定在学生在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的。对于难点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儿难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