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床头柜上的两枚“相思豆”在台灯下面静静的向我凝望着。
这是两颗从波兰肖邦公园带回来的树的果实,我给它起的名字叫“相思豆”。其实,它不如南国红豆那么大,也不似江南菩提那么小,它的颜色更深,外形更美,在我眼里它们不仅仅可爱,更富有灵性。在这个落叶飞舞的秋日的清晨,端详着这两颗小小的果实,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在华沙的时光……
公元2003年10月下旬,被指派随国家的一个团赴波兰就文化与体育方面的事宜做短暂的沟通与交流。工作之余,热情的波兰友人邀请我去看看华沙近郊的肖邦公园。那个时候的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热爱,对肖邦的崇拜,使得我蠢蠢欲动。要知道,我很早就想一睹当年肖邦弹奏钢琴的那个小屋的风采,想象着人们来到这小屋的周围,静静倾听室内钢琴演奏时候的模样,我想,再也没有比它更动人的景象了。经请示团长,我终于如愿以偿。
为了早日看到肖邦公园,为了那个纯美的梦想,周日的清晨我起得很早。从我们驻地出发去那里的路不长,大约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随行的朋友指着右前方不远处的建筑群落说:那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望着那一片阴云密布的楼群,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令人心碎场景,那些令人发指的一幕幕,心灵深处一阵阵悸恸。它让我想起了故乡的万忠墓,想起了白玉山塔下的尸骨,想起了曾见证三天三夜血流成河的三棵树……
到达肖邦公园的时候,已是清晨8点钟,在华沙却是晨曦微露,可公园仿佛还在沉睡。十月下旬的华沙已是深秋,公园里一片金黄,瑟瑟的风在吹,那些树的叶片轻柔的飞舞着,似一只只深情的蝴蝶缓缓的投入大地的怀抱。望着片片飞舞的落叶,我想,秋天的落叶一定是痛苦的,它与树离别的一刻,一定是痛彻心扉的。因为,他们一起经历了春的明媚,夏的妖娆,秋的浪漫。那天我坐在洒满落叶的草地,捡拾随着落叶一起飘落的果实,心里顿生些微的疼爱与怜惜。
波兰这个小小的国度,国土资源有限,却给了肖邦公园以偌大的空间。波兰的总统府和英雄广场所占有的土地面积都不大。公园里,每个座椅上面都有触摸式按键,轻轻一按就可以听到肖邦的钢琴曲。太阳高悬的一刻,公园里开始有了游人。无论年老的长者,还是步履蹒跚的幼童,无论牵手的恋人,还是一人独坐静思的少女,脸上都漾满了幸福与惬意的表情。有人说,肖邦公园里栽种的一草一木都与肖邦的音乐匹配。我想:公园里漫步或休闲的人们幸福、惬意的情愫是否也来源于肖邦音乐的感染呢?
在肖邦公园的正门入口处,屹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这是波兰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的雕像。它是用深褐色的装饰铜铸成,高
5米,重16吨,宽大的底座由浅褐色的花岗石砌成。雕像构思深邃独创,造型别致:肖邦坐在一棵柳树下,上身微微右倾,树干向左展开,一斜一展,现出了明快的节奏。肖邦的头发和斗篷在风中向右飘动,柳树的枝叶也被吹拂到右边,垂落到铜像身后。肖邦两眼轻合,眉头稍朝上皱,那含着淡淡忧伤的眼神儿,显示了肖邦独特的诗人品格和内心的倔强。
在肖邦公园里有一处小小的建筑,那是年幼的肖邦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屋内有三个居室,每个房间都很小,外面的一间摆放着一架钢琴,墙壁上挂着肖邦的画像。窗户向南敞开,窗前有几排无背靠椅,年少的肖邦每天都站在窗前为邻居们和一些喜欢音乐的人们演奏。他的音乐天赋在那时已经得到很好的展现。而今,聪明的波兰人,将音乐会的地点移到了公园的正门口,即肖邦塑像前,每天在规定的时间,许多艺术家在这里演奏肖邦的音乐。这里的音乐会得到世界各地音乐家和游人的青睐。
肖邦出生在波兰一个叫做热那佐瓦沃拉的地方,几个月后便随父母迁居华沙。肖邦是造就了今天称之为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仅为欧洲的音乐增辉,而且使整个世界文化放出异彩。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有意识的自成一体,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波兰的友人说:肖邦公园的四季总是那么怡人,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霭缭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有人说:音乐是天使的演说。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正如肖邦带给我们的音乐,是何等的朴素,淡雅,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此刻,肖邦的音乐在书房里缓缓的萦绕,你还在睡梦中对吗?待你醒来时,我已经踏上远行的路途,这首音乐是我送给荧屏前的你的,未来,我会在浪漫温馨的音乐时光中,陪你慢慢变老……
http://s11/middle/5675e87fhb08b67419d7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