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贺州过山瑶婚礼见闻(图文)

(2012-12-31 18:03:24)
标签:

广西贺州

过山瑶婚礼

见闻

图文

杂谈

分类: 民族风情

     广西贺州过山瑶婚礼见闻

 

    20121224日上午,我们广州32名摄影爱好者应贺州市文联主席的邀请,在曾萍老师的带领下,在贺州市文联工会干部赵女士的陪同下,乘坐大巴车从贺州八步区翻越崇山峻岭,来到公会镇清水村参加一对瑶族新人的传统婚礼。我们到达村口,受到瑶族村民、新郎新娘和八音队的热烈欢迎。

我们前往新郎家赠送红包和礼品表示祝贺,先喝喜茶,尔后大家纷纷拿出先进的摄影设备,以身着瑶族服装的村民和孩子们为对象拍摄照片。

中午,我们参加了瑶族新婚喜宴,品尝瑶家酒和12种瑶家菜肴。市文联主席也亲自前来贺喜。

下午14时,我们参加了迎亲仪式,拍摄瑶家迎亲盛况。

我们原打算参加午夜的拜堂仪式,但考虑到深夜返回贺州市区汽车行驶山路的交通安全,只能提前离村,于1630分开始返回贺州市城区。

这次贺州瑶族婚礼的见闻,使我们耳目一新。

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清水村,位于市政府八步区二个小时车程的西南山区,村里有一所小学和一个卫生所,小学门前是篮球场和旷场,村前面有一条小溪,村落建在四面环山的山坳里,有一条4米多宽的水泥公路通往山外主干公路。这里生活着纯朴的尖顶瑶瑶民,也有不少瑶民在外读书、工作和打工。

瑶族是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因为居住环境、风俗和服饰等习惯的差异,分为“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多达2 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也有移居东南亚国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法国等地。其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人口数近300多万。有自己的语言,各支系语言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瑶族婚礼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自己的传统风俗。贺州市“过山瑶”,有尖顶瑶和平顶瑶等。贺州“过山瑶”的婚礼,至今仍保留了传统风俗,有男娶女嫁,也有女娶男嫁,其仪式大同小异。

我们这次参加的过山瑶婚礼是尖顶瑶男娶女嫁仪式。一般来说,筹办婚礼需提前几天做准备,婚礼当天早上,首先要给祖宗牌位贴红、贴对联,给房屋门贴对联,然后布置新人房和床。厨师班子进场,杀猪宰鸡,准备喜宴食品。喜宴分批分场所,从中午开始至夜里。

喜宴当天,吃过午餐后,送亲队伍即由新娘的父母亲自带队前往男家,行至男家的村口停下,新娘重新打扮,穿上民族盛装,披上七彩盖头,身穿民族盛装的伴娘撑着红伞遮在新娘头顶上。男方的父母带领亲人和八音乐队一路吹奏前来迎亲,男女双方父母相互鞠躬致敬,便开始行“圈亲家”仪式,也就是八音队绕送亲队伍二圈,第三圈从中间行至新娘旁吹奏,回到迎亲队伍前,礼毕。八音队在前引路,带领亲家客走向男家,沿途鸣炮三次。迎亲队伍里不能出现新郎。

亲家客进屋后,在大厅中就坐,接受敬烟、敬茶,并享受用热水洗脸、洗脚的特殊礼遇。

市文联主席告诉我们晚宴和拜堂的简况:

晚上喜宴继续,所有客人吃过晚饭后,男家还要设“讲亲家”筵席,俗称“踏房台”,由男女双方的长辈、父母、媒人和亲戚入席,“清水翁”(师公)在席间主持,主要是重申在定亲时所议定的条件,让大家知道以作公证,并公布新人恋爱经历,让双方家人对新人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婚后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并认真履行孝义。

半夜子时即举行拜堂仪式。新人在拜堂台前就位后,清水翁点燃拜堂台上的大蜡烛和神龛位上的小蜡烛。唱、诵《蜡烛情诗》,新郎新娘和乐向天地、祖宗行12大拜礼(或24大72小拜)。

拜完天地、祖宗后,台上酒肴调换,由新人的祖父母、父母入席受拜,清水翁和乐转诵《十二拜蜡烛诗》和《蜡烛情诗》。席上长辈边交谈边吃喝边受拜。吃饱离席后,酒肴再换,继之是长辈亲戚、宾客入席受拜。每批受拜者退席时留下红包在桌上的盘中,并各自燃放鞭炮,以示祝贺。酒菜一次次地调换,客人一批批入席,宾客越多,拜堂的时间越长。这样的拜堂,一般要到次日上午七八点钟,长的则到中午才罢。

拜堂结束后,宾客再吃一餐,一对新人分别由能辩别各种称谓的男女长辈各一名带领,到各席间敬酒敬茶认亲。宴罢,亲家客结队回家。主人则全家送行。新郎的母亲唱送亲歌,新娘父母一般不回歌,由一有经验的妇女代回。送亲歌往往唱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市文联工会的赵女士说:贺州至今仍保留着如此别具特色的过山瑶传统婚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在其他瑶族聚居区也为少见。

 

http://s13/mw690/8cac11bcgd22333c2a52c&690公会镇清水村瑶族婚礼风俗,八音乐队引领瑶族盛装的姑娘和妇女来到村口欢迎远道而来的广州客人。


http://s12/mw690/8cac11bcgd2233537890b&690

八音队吹起瑶族欢迎乐曲


http://s3/mw690/8cac11bcgd223362920b2&690

清水村的新郎新娘和村民们热烈地欢迎广州摄影采风队。

 

http://s4/mw690/8cac11bcgd22337443d63&690清水村的新郎新娘和村民们热烈地欢迎广州摄影采风队。


http://s11/mw690/8cac11bcgd2233851408a&690清水村帅气的新郎和美丽的新娘

 

http://s7/mw690/8cac11bcgd2233983f156&690

 清水村美丽的瑶妹列队欢迎远方的客人

http://s5/mw690/8cac11bcgd2233a6b3704&690

清水村的瑶民列队欢迎广州客人

http://s8/mw690/8cac11bcgd2233bbf4647&690

瑶族盛装的瑶婶瑶妹唱起了瑶歌。

 

http://s2/mw690/8cac11bcgd224b41539f1&690清水村的瑶婶瑶妹与广州客人合影留念


http://s12/mw690/8cac11bcgd2233e1f492b&690

翠芯老兵与贺州文联工会赵女士和她的亲人合影留念


http://s6/mw690/8cac11bcgd2233f9ba125&690翠芯老兵与瑶妹合影留念

 

http://s10/mw690/8cac11bcgd22341ae9719&690翠芯老兵与瑶妹合影留念

 

http://s4/mw690/8cac11bcgd22344527073&690美丽的瑶妹


http://s9/mw690/8cac11bcgd2237a463a88&690 美丽的瑶妹

http://s7/mw690/8cac11bcgd22331e61406&690 美丽的瑶妹

   http://s1/mw690/8cac11bcgd223a68ec570&690风华正茂的瑶妹

http://s3/mw690/8cac11bcgd223a80f8392&690 风华正茂的瑶妹


http://s15/mw690/8cac11bcgd223a9ae237e&690美丽的瑶妹笑的多甜

http://s1/mw690/8cac11bcgd223ab4c6c30&690 清水村过山瑶母女

http://s15/mw690/8cac11bcgd223ac639b4e&690 清水村姐妹花与母亲合影

http://s12/mw690/8cac11bcgd223ae081e6b&690 靓瑶妹合影

http://s16/mw690/8cac11bcgd223af59ff3f&690 帅气的瑶族新郎与伴郎


http://s3/mw690/8cac11bcgd223b0ea9c52&690欢乐的瑶婶

http://s16/mw690/8cac11bcgd223b24596ef&690 吸旱烟的瑶婶


http://s16/mw690/8cac11bcgd223b390b74f&690瑶婶的侧面像

http://s15/mw690/8cac11bcgd223b52635ee&690 快乐的瑶婶与棒棒糖


http://s13/mw690/8cac11bcgd223c21bdb9c&690瑶婶的正面像

http://s4/mw690/8cac11bcgd223b77962b3&690 新郎家的正厅神位


http://s9/mw690/8cac11bcgd223b8deb008&690八音队在洞房外奏乐增添喜庆气氛

http://s13/mw690/8cac11bcgd223a4e7295c&690 厨师们正在准备喜宴佳肴

 

http://s9/mw690/8cac11bcgd223f3449d38&690开席啦,多么丰盛的菜肴。

http://s5/mw690/8cac11bcgd223f4ab16c4&690  这4只上等的猪腿是男方赠送女方父母的礼品

http://s8/mw690/8cac11bcgd223f59e4617&690 好香的芋头扣肉

http://s7/mw690/8cac11bcgd223f70ab8b6&690 广州客人应邀参加喜宴,大家很开心,纷纷举杯祝贺一对新人喜结良缘,一生一世幸福快乐。

 

http://s9/mw690/8cac11bcgd223f8bfb348&69014时,送亲队伍在村口等待男方的迎亲仪式。

http://s8/mw690/8cac11bcgd223fa9dfb27&690 送亲队伍中的新娘和伴娘。瑶族盛装的新娘头盖七彩巾,未出嫁的瑶族伴娘手举红伞为新娘遮挡。


http://s3/mw690/8cac11bcgd223fc978cc2&690时辰到,男方的迎亲队伍前往村口迎亲。

 

http://s12/mw690/8cac11bcgd223fde0e10b&690男方的父母带领亲人和八音乐队一路吹奏前来迎亲,男女双方父母相互鞠躬致敬,便开始行“圈亲家”仪式,也就是八音队绕送亲队伍二圈,第三圈从中间行至新娘旁吹奏,回到迎亲队伍前,礼毕。

 

http://s1/mw690/8cac11bcgd223ff447dd0&690八音队在前引路,带领亲家客走向男家,沿途鸣炮三次。迎亲队伍里不能出现新郎。


http://s8/mw690/8cac11bcgd22400d136d7&690 新娘和亲家客前往新郎家

http://s2/mw690/8cac11bcgd22401b08fa1&690 迎亲队伍和亲家客簇拥新娘前往男家,亲家客进屋后,在大厅中就坐,接受敬烟、敬茶,并享受用热水洗脸、洗脚的特殊礼遇。

 

http://s2/mw690/8cac11bcgd224028f1241&690 喜庆的鞭炮声响彻清水村山谷。

晚上的喜宴继续,还要设“讲亲家”筵席,俗称“踏房台”,还有午夜子时将举行拜堂仪式。

拜堂结束后,宾客再吃一餐,一对新人分别由能辩别各种称谓的男女长辈各一名带领,到各席间敬酒敬茶认亲。宴罢,亲家客结队回家。主人则赠送礼品,全家送行。新郎的母亲唱送亲歌,新娘父母委托一有经验的妇女代回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