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新聞稿】台灣光復不能忘,要求馬總統三點作為
(2012-10-25 00:00: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黨文告 |
中國對日抗戰八年,犧牲千萬軍民、億萬財產才換來台灣的光復。沒有當時全國軍民浴血抗戰,不惜以黃河花園口決堤、火燒長沙之焦土政策共禦外侮,根本等不到日軍偷襲珍珠港迫使美國參戰,更遑論抗戰勝利及台灣光復。日本軍國主義狂言之「三月亡華」如果成真,台灣仍是日本殖民地,廣大台灣民眾受少數皇民勾結軍國主義剝削踐踏,又豈有今日人人平等、自由安定的生活?
一些人聲稱為台灣人爭尊嚴,卻對日本軍國主義百般逢迎,坐視自己同胞台籍慰安婦被羞辱、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台被侵佔也不吭氣,還將偉大的光復節汙衊成「淪陷日」。中國人一向深信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那些為抗戰犧牲的英靈不會放過他們,有情有義的台灣民眾不會放過他們!
遺忘歷史、忘恩背義的台灣不會有前途。在10月25日光復節前夕,新黨公開要求馬總統應立即實施三點作為,確切傳承光復節歷史意義:
一、導正並加強教科書對抗日戰爭及日本殖民台灣的正確講述:李登輝、陳水扁竄改中學教科書歷史論述,馬英九總統上台後雖做若干措辭修正,至今仍遺毒深重。我們認為不僅應從結構上全盤修正,而且必須加強教育,讓學生了解日本殖民者對台灣同胞的殘酷鎮壓,對廣大台灣民眾的剝削,及戰後侵佔台灣附屬島嶼釣魚台的歷史真相。
二、每年光復節赴圓山忠烈祠及台北中山堂「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前致敬:沒有烈士浴血抗戰就沒有台灣光復,馬總統應以元首之尊親赴忠烈祠緬懷英靈。而「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當年因民進黨及李登輝反對未刻文字,馬總統去年既已補上碑文,應比照二二八紀念日每年到碑前舉行紀念儀式,並表揚抗戰先烈及台灣抗日志士。
三、將台北中山堂規劃成抗戰歷史紀念館:中華民國領導對日抗戰光復台灣,沒有理由不建抗戰紀念館。中山堂是1945年台灣光復接受日本投降的歷史現場,當年郝柏村任行政院長時就計劃將之設為抗戰紀念館,卻因李登輝未支持及民進黨杯葛胎死腹中。馬總統應立即恢復此計畫,讓子孫萬代永記歷史。
*新黨將於10月25日上午於大台北及桃園地區分路線舉辦車隊遊行,並於上午10:25在台灣光復的歷史現場──「台北中山堂」召開記者會,由新黨全委會顧問李勝峰、秘書長吳成典率支持者全體向堂前廣場豎立之「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獻花致敬。詳情請另見【採訪通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