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曾素莲《楠枝阁集叙》和曾素莲年谱
(2021-01-17 18:28:19)
标签:
石首清代诗人曾素莲石首喻家碑楠枝阁集叙曾素莲年谱王国灿和李斌 |
分类: 1、石首文史 |
曾素莲《楠枝阁集叙》和曾素莲年谱
康熙戊午年菊花月
洞口老人洁君曾素莲自识
【1】1619年万历己未年农历三月初三。诞生于石首县黄泥阪探花宅,今喻家碑村。石首喻家碑按:曾素莲是曾可前之孙女,曾素莲兄弟四个:曾石年,字山谷,号烈山,贡生待查,隐居九湖,又号白泥湖者,著有《烈山集》《白湖居士文集》;曾后年,名诸生;曾右年,字宜生,乡饮宾;曾曰唯,字康生,康熙己酉年举人,吴逆犯境,因愤成疾而卒。
【2】1624年天启四年。五岁从父曾鸣夏习文学诗。曾鸣夏,举人,任湖南慈利县教谕。
【3】1626年天启六年。七岁能诗。石首喻家碑按:同治丙寅年《石首县志》刊载“七岁能诗,归举人刘鸿庆,自谓:’作诗非妇人事’,遂发笔中经。丧乱后重整家园,先畴渐复。晚年以教子间为诗文,以示训颜。其集曰楠枝阁,内瀚宋如辰、侍讲张明先序之”。
【4】1633年崇祯九年。十七岁适同里刘鸿庆。石首喻家碑按:丈夫刘鸿庆,字子遵,举人,著有《秀野园诗集》《哀哀篇》。进士刘惟芳是刘鸿庆之父亲,进士刘惟忠是刘鸿庆之堂伯父。
【5】1643年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兵陷石首。二十四岁避乱于天门、白泥湖、上津湖。1640年谕葬乡贤喻守初。
【6】1644崇祯十七年甲申。大顺政权在石首成立。
【7】1647年顺治四年。二十八岁回到故居。丈夫刘鸿庆在湖南避乱、落魄十年后也回到故居。石首喻家碑按:根据《补滚堂·刘氏族谱》附图所示,曾素莲故居在今天石首高基庙镇喻家碑村落马湾的刘家大山西南端(旧名:白泥湖栗山)。
【8】1657年顺治十四丁酉年。治理刘家十年。丈夫刘鸿庆中举人。
【9】1665年康熙四年乙巳年。丈夫刘鸿庆远遁佛门,离家前写《哀哀篇》。曾素莲已经四十六岁,写诗自遣。石首喻家碑按:据说刘鸿庆去了四川峨眉山,一说又去了武汉归元寺。根据曾素莲《楠枝阁集叙》,刘鸿庆远遁佛门的原因有二:“恸姑卒于乱离,又数上公车不第”。但根据同治《石首县志》卷六上·人物志·第三十八页刊载(电子版第373-374页):“刘鸿庆,字子遵,顺治丁酉举人。母邹氏明末死寇乱,鸿庆昕夕号恸,著《哀哀篇》以自伤。吴逆犯顺,知其望重,诱以官不从,强迫之,遂弃家遁。”
【10】1674年康熙甲寅年。吴三桂进军石首。长子刘宗光死于兵乱。曾素莲已经五十五岁,再次率家人避乱到白泥湖、上津湖、天门县。
【11】1676年。清军打败吴三桂叛军,石首恢复清治。
【12】1678年康熙戊午年九月。五十九岁作《楠枝阁集叙》。
【13】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石首喻家碑根据《澧州宗教——佛教简史》,丈夫刘鸿庆1683年到湖南澧州(今澧县),募资修建了著名的钟灵寺,康熙四十五年(1706)插花而逝。
【14】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年。七十四岁作诗《绣林山》。石首喻家碑按:请详见拙作《曾素莲:<绣林山>赏析》。据石首喻家碑查知,曾素莲《楠枝阁诗集》被《石首县志》《湖北艺文志》《历代妇女著作考》《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朝诗词回文集》(第一册025)《刘氏族谱》等刊载或选登。其《楠枝阁诗集》较早录入《绣林刘氏合刻诗选》卷二(作者:王章,康熙年间刻本)。
【15】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傍晚。曾素莲仙逝,享年七十七岁,葬在石首东山范家湾,今桃花山镇果老山村。石首喻家碑按:曾素莲有三子一女。长子刘宗光,字斐武,死于兵乱,著有《绿梅亭草》。次子刘宗亢,字斐贻,著有《到智果园集》。三子刘宗铣,字绿菉,著有《石浪馆诗选》。
(作者:石首喻家碑。协助者:王国灿、李斌。尊重版权,侵权必究)